梦里花落知多少
来到新的学校,很少认真看完几本书,倒是每每想起读完的书。于是想起了知性女子三毛的书《梦里花落知多少》,不得不说三毛是一个很传奇的女子。
其中的一些深入灵魂的话语和感触,都来源她的,书中的一些话和故事总能让我明白和懂得一些,某些故事和话语萦绕我心,久久不能忘怀。
“青春结伴,我已有过,是感恩,是满足,没有遗憾。”
上面这句话是三毛经历生活感悟出来的。是的,明天我们或许不再年轻,但依然感到生命中滴滴的快乐。其实总是感觉读她的书其实是在读她的灵魂。走进她,我们知道了她。路过三毛的世界,我们读着她的故事。
行文至此,想起夏至的一句:“羡慕她的才情,怜悯她的悲伤,心疼她的爱情”。
在我的记忆里比较深刻的是《求婚》,这篇文章中讲述三毛的爱情经历:
三毛讲道:小时候,喜欢一个小男孩,她和一个男生扮一个话剧,她和他演匪兵甲和乙。
她想就这样和匪兵在一起演戏那该有多好呀,因为痴迷,三毛却为他神魂颠倒了将近一年半的光景,只可惜未能告诉他。当时三毛认定这一生非他不嫁的,这是多么幼稚的想法。只是时间是让人成长的。这些让三毛明白爱情的滋味,即便是单恋,其中还有这着痴迷和痛苦,有时候是没有人能理解的。
十六岁时,一个大学生追求她,给她写情书,她只看了一眼,转身关门。后来,那男孩一直给她写信,其中有封信写到:有一天等我毕业,我要娶你,带你来渡轮,带你去看香港的夜景。后来那个大学生毕业了发来了他的具体地址,希望她过去,可那时的暗淡时光三毛一直提不起精神。
后来回想起来,那男孩的眼神总是会使她有某种感动,那信一直在寄,他寄来的信她从来没回复过,至于那期待的心情,总是存在的。
直到某天,在正当适合的年纪,三毛开始追寻,她也开始想自己的爱情和婚姻。
其实,三毛本来就是一个孤独的孩子。从小时候起,就可以看出来。她一直只做自己的事情,一直在孤单中看着自己的书。
书是陪伴她成长的,也是她唯一的朋友。
从小的孤独,造就了她的性格,她喜欢一个人旅行,这样的一个人,心里总是装满了敏感和多愁善感,却在我看来是那么的喜欢。
从最初的出国到在外国呆了几年。三毛说道:“想到了温暖的家,想到看过的人,经历的事,在某刻,心变得冰凉。”这也许是经历世事后的感慨,一个人孤单久了也就有点不习惯了。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创造了一个奇迹,独自穿越撒哈拉沙漠。她追求过,喜欢过。当她遇见自己的初恋时,对方没有答应和她结婚,她求啊求,可是无果。终于明白爱是等不来的,是强求不来的。
去西班牙读书的时候,遇见了荷西。那时她大三,他高三。荷西说六年后我娶你。她当时觉得不可能。他要她等他六年,四年大学,两年兵役。
在大学追求三毛的人很多,却不动心。
直到某天,这个叫三毛的女孩,在某一刻,一种很微妙的东西触动了心灵深处,给人欣喜,她想结婚了,她终于找到自己爱的那个人——可是原本要结婚的人,在结婚的前一天永远离开了。心凉的她离开了台湾。三毛又开始了旅行,直到6年后,当荷西站在她面前的时候,那个6年前的男生长成男人模样,感动许久,带给她许多的安慰,她完成自己的爱情和婚姻之旅。
三毛,这样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女孩,在感情的世界里,让我们在她的文学里看见了许久的自己。她是坚强的,一个人横穿大沙漠,却终于在荷西离开后几年,爱恨的胶着,受不了思恋的痛苦,选择了离开。
或许三毛的世界在坚强的背后藏着脆弱。而我们仅仅只是一个读者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