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的“剪贴本“
爷爷曾经是村里的会计,那时候没有计算器,更没有电脑,爷爷做的账目,都密密麻麻地用钢笔写在明细本上。有些收据,欠条什么的,爷爷都用浆糊粘在上面,每当村里造路修桥的时候,爷爷总是拿出他的算盘,一边噼里啪啦地拨动算珠子,一边在账本上写啊,划啊。年终开村民大会,爷爷的剪贴账本从十几个村委委员中传阅一遍,没有一个不夸奖的。有一年村委改选,新来的村长要爷爷做假账,爷爷死活不从,一气之下,爷爷辞职了。如今,爷爷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刻,他经常拿出这些泛黄的、走了字迹的剪贴本,不住地叹气,此时,母亲就会打开戏曲播放器,给爷爷播放戏曲段子,爷爷才稍有悦色。
母亲识字不多,平时忙里忙外,很少有空读书看报,但是母亲有厚厚的几本剪贴本,剪贴的内容大家肯定猜不到——超市购物小票、水电煤气费发票、新衣服的标签等,母亲都分门别类地剪贴得整整齐齐。我曾跟同事开玩笑说,我母亲的剪贴本以后可以被档案馆收藏了。母亲平时省吃俭用,精打细算,我给她的百元大钞总是舍不得用,我就想了个办法,每隔一段时间把百元钞换成零钱放在母亲的抽屉里。母亲有时候会自言自语:“这零钱怎么老是随便乱放啊?”我听了,笑而不语。母亲并非是一个小气的人,汶川地震那年,楼下租房多年的川妹子家庭遭难,母亲硬是塞给了她五张“大团结”,助她渡过难关。
母亲省吃俭用送我上了大学。大学里,我的业余时间基本围绕“英语——电脑——写作”这个三角转。我用电脑来写文章投稿,借助网络阅读一些英语原版小说,偶尔也用英语在网上和老外讨论电脑问题。可以说我在大学的图书馆和机房里度过了大部分时间。我把杂志封面内的电子邮箱整整齐齐地抄写在笔记本上,并把自己的各类文章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出去投稿。功夫不负有心人,四年下来,我发表文章获得的样刊,堆积起来都有厚厚一叠了,此外,还有一些零星稿费。母亲得知后非常高兴,要把稿费收入记下来,我说:“妈,不用了,我把汇款单压缩复印贴到你剪贴本上好了。”
大学毕业后,我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英语教师。开始三年,繁忙的工作让我少有时间写作,偶儿有张稿费单在信箱里,母亲总是乐呵呵地看了又看。我工作的第四年,校领导看重我的勤奋踏实,推荐我当上了班主任,这在当地的学校是很罕见的。我工作更忙了,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学生身上。投入的工作也使我有了很多感受,我把教学生涯中的点点滴滴都写了下来,寄给了一些教育杂志。每当看到一篇篇好的文章,我总是把它们打印、复印下来,时间一长,有些文章找不到了,于是,我按照母亲的做法,把文章贴到了一本练习本上。
为了剪贴方便,我省下钱来买了一台电脑,借助网络、剪刀和胶水,一本本剪贴本诞生了,我把它们命名为《E文天下》、《教无涯》和《模仿·超越》……这些厚实的剪贴本,倾注了我大量的心血。《E文天下》搜集的是国外知名英语媒体的时事新闻,我坚持每天阅读,用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教无涯》以同行们的优秀文章为主;《模仿·超越》则是一些优秀的中学生作文,我让学生阅读、背诵,模仿这些作文,希望他们在写作方面能不断进步。
三代人的剪贴本,见证了不同的历史,折射出三代人不同的理想和信念。我经常告诫自己,要勤于思考、勤奋工作,要像爷爷那样刚正不阿,要像母亲那样勤俭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