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婚姻育儿

育儿是一场人生修行

2017-02-22  本文已影响0人  静待春暖花开
育儿是一场人生修行

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开学了,他学习成绩不算好,甚至可以算的上不好,一年级叫家长去学校的名单中,儿子基本上次次都榜上有名,二年级上学期情况有所改变,儿子有了“要学”的动力,一部分原因是我的改变。

那时我正参加亚隆成长团体,当现实生活中一次次呈现出团体中呈现出来的关系模式,自己就能觉察到,然后思考,改变。同期有幸读了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育儿的过程中运用大量的“头脑风暴”和“积极暂停”,当我们出现情绪问题时,这些作为工具的正面管教确实很有效,为了激起孩子学习动力,也运用了“小手段”,比如:为了让他上课注意力集中,鼓励他积极回答问题,一段时间后和老师沟通,如果他确实积极回答问题,周末带他去他平时就想去但又不能去的游乐场玩。当然,这只是开学伊始,后来孩子课堂里通过积极回答问题感受到了更高的自我价值,作为奖励的周末,慢慢就不需要以奖励的形式出现了。期末孩子没有考到90分,不过一学期下来进步很大得了进步奖。

老师规定90分以下的同学需要做完全部寒假作业,放假后忙坏了小家伙,上英语班、过年、旅游、学国际象棋,还有寒假作业!时间真的没法细算,一个多月的寒假做作业的时间算下来所剩无几,开学前几天,孩子只能补作业,因为想出去玩,哭过、闹过,我都坚定的拒绝了,“和善”当时那种情况下,真的没办法做到。那段时间,孩子的情绪问题非常多,每天重复上演着做作业拖拉——我生气——他生气——处理情绪问题(通常要花费1小时)——接着做作业。

新学期,我建议他给自己订一个关于成绩的目标,他订了95分,原因很简单,暑假不想做作业,考到95分就能玩。这个目标对他来说,有点太大,我了解我的儿子:没上过学前班基础差,个体发育水平也比较同龄孩子晚。不想打击他积极性,告诉他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做的具体努力,比如:牺牲玩的时间做题,还有阅读、写作。他欣然同意了。

语文第一课是古诗二首,开学第一天让他默写贺知章的《咏柳》,我发现他太习惯不会的用拼音代替了,一首诗一共28个字,拼音就用6,7个,而且没有标点,标点一向是他的弱项。第二天中午,跟他说好做会儿作业。我说:“今天把《咏柳》抄写一遍吧。”“好吧。”他悻悻地说。

半个小时过去了连14个字都没抄完,我走到他身旁,“唉!”他叹气。跟寒假多么相似的情景!无法接受他的拖拉,愤怒的情绪一下占据心头。“你快写吧,半个小时都过去了。”我脱口而出。儿子翻着白眼、皱着眉头看着我,连手里的笔都放下了。我到外屋转了一圈,让自己恢复平静,再次走到他身边说:“妈妈刚才有情绪在,每次看到你拖拉,我想帮助你却不知道怎么办,就会感到很无力,我不想我们之间本来融洽的关系被你的学习破坏掉,我想把你送到作业辅导班或许会好一些,你在那做完作业,回家我就陪你玩就好了,多开心啊。”他愤怒的说:“那样不好,我学习成绩会更下降。”“那你愿意跟我一起探讨一下,你那里发生了什么让你写的那么慢吗?”我顺势问道。“有的字笔画太多,我还没学过,不会写。”他说。想起我的咨询师曾经跟我说过,一个来访者回忆小时候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了深入探讨之后发现课上的内容有不理解的地方,后面内容通常连不下来,就开始想游戏里的内容。看来现在儿子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我一边拿字帖一边问:“那咱们把这首诗描一遍怎么样?”儿子同意了,很快就把诗描完了,描完后有背诵了一遍,很流畅。


最近学习亚隆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读《写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时,对亚隆的一些经验情景再现,一起讨论时,我常常会问:“他说的方法在当时情况下用很好啊,如果我自己用该怎么把握这个‘度’?”

正准备学正面管教时,听说父母效能也是不错的课程,于是上网搜两者的区别,看到的是推崇父母效能的小巫写文推崇《父母效能》批判《正面管教》,做正面管教的张宏武又接着发文为正面管教平反,吵的不亦乐乎,我更坚定了学习正面管教。想想孩子配合度高的那段时间,我正读《正面管教》,在这个自己和书一起创造的环境里,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理解孩子的感受、积极共情、共同寻求解决问题方法……”每天自然就用这些,书看完后就放到了一边,环境没了,我觉得自己又退化了,有了情绪和平常一样直接一吐为快,再回想说过的话时,语句里满是抱怨、指责,孩子不愤怒才怪!这就是真实的我啊,三十多年形成的行为模式,期望一年多的个人成长就能改变,要求也过高了。初为人母,我仍然走在学习的路上,学习怎样做个好妈妈。成长是一件漫长的等待,等待自己的蜕变,等待孩子成长出做自己的勇气。陪伴孩子的时间又是那么的短暂。既然正面管教曾经带给我们融洽的亲子关系,为什么不能把它带入平时的生活中,让我们体验更多温暖?一面用工具过好现在,一面做更深入的探讨不是更好吗?

现在心里对于“度”有了自己的理解,不过是在事事磨练中自己感受得到的答案,顺应需要,如同一根橡皮筋,可伸可缩具有弹性,目的是为己所用。大家的理论各有所长,那就选适合自己的部分好了,曾经看过不少育儿书籍,渴望在书中找出正确的育儿方法,现在想来,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又哪里找的到标准答案?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通过他能照见我许多不能被自己接纳的部分,这正是我需要成长的部分,养育孩子,就是一场人生修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