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陕西铜川黄堡文化产业建言
黄堡文化研究 第22期
作者:和谷
编辑:秦陇华

尊敬的市长:
我是铜川黄堡人,多年来一直关注家乡变化,为近年转型创建全域旅游及生态美、文化兴、经济强的发展思路及初显成效倍感宽慰与欣喜。我从小生长在黄堡,走南闯北,乡愁依旧。退休前后经常在旧地周边走走看看,不久前应邀作《黄堡文脉》讲座,了解到黄堡工业园区依托耀州窑遗址发展文化产业,实乃明智之举措,但也不乏尚需解决的难题,诚望您能给予切实指导与支持,造福一方。
黄堡镇乃历史名镇,铜川市城市格局之中心环节,陕西省重点示范镇,新老市区连接带之中央,交通如织,山水相依,丝路之唐耀州窑遗址。依托耀州窑名牌做文化产业,是市委市政府战略目标的一大文化支点。黄堡工业园区初见眉目,但仍举步维艰。当下若拘于工业园区发展,招商引资受到工业用地少、地下文物保护等限制,且少许项目有污染之患。黄堡有丰厚的人文资源,中国耀瓷世界驰名,乃国字号文化产业。我参与了以孟姜女传说开张的舞剧及文学、文史等文化蕴藏之先导,孟姜原秦人村落景区已始建,且有方兴未艾的桃产业支撑。与其连畔种地的南凹,有明代和武略将军手植槐树冠方圆罕见;范氏村落,可推论为孟范爱情之附地;黑池原界石庙,可追溯至春秋国界战争与和平佐证。凡此种种,不一而论。依照铜川发展全域文化旅游思路,可否考虑在黄堡工业园区添加历史文化内容,易为偏重于丝路唐耀瓷和农耕旅游的文化产业园区,皆大可为之。
与其相关的且紧迫的还有一二事项。一是黄堡古寨的保护与开发。1934年4月18日,刘志丹率红四十二师攻克黄堡古寨之军事关隘,颇有意义。该遗址乡公所院落尚存,保护迫在眉睫,花费不多,是市区就近红色旅游之一景观。二是盘活流失国有资产(如闲置荒废的卫校旧址)以改建为黄堡书院。除耀州窑及窑神庙等遗址和孟姜女故里,黄堡还有如清至民国老炭窠、火车站,陶瓷、电瓷、钢铁、水泥、灯泡、纺染织近现代民族工业及农耕民俗遗存。人物有铜川早期中共支部领导人韦思贤、抗日名将梁希贤、开国少将和凱国等,还集聚了如禚振西等古陶瓷专家、作家 、画家、民间收藏家,还有从黄堡中学走出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张宝文等。民间收藏丰富,有历代陶品、石器、碑刻、农具、氏族家谱、民间艺术、藏书等。可将其汇聚为一个集黄堡文化陈列观瞻及研究、文艺创作及生态农业交流培训、游客休闲接待等为一体的黄堡书院。同时,可弥补目前耀州窑博物馆单一参观局限。据了解,一些有实力的民营文化企业有意愿主导书院项目,政府当在招商引资或转制政策方面助力。
同时,建议尽快对黄堡耀州窑遗址进行全面勘探,启动耀州窑遗址公园项目。纸上谈兵久矣。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黄堡有望,前景可待。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和谷 2016年9月19日
本文为 和谷 先生在2016年9月19日通过 铜川政府网市长信箱 提交的建议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