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干点错事》有感——错事容易成事难
我年轻的时候犯过很多错误,现在想想,很多错都不能全怪我。那时候整个一村庄人都很年轻,村里村外的树也都不高,家畜也都不老。人也好,牲口也好,都常有做错事、走错路、吃错草的时候。尤其人,犯错的欲望似乎比干正事的欲望还要强,往往是有意无意间就把错事干下了,而正经事正儿八经去干也未必干成。
—— 刘亮程
刘亮程的错误,在于提前把那一年春天留作种子的粮食吃了。他奔波两个月,去远处寻亲,不但没借着种子,还把牛丢了。一个错误接着一个错误。不知他是怎么解决危机的,文中没有交代。
虽说年龄和智慧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人在年轻的时候由于缺乏经验,容易冲动,确实更容易犯错。
为什么人犯错的欲望比干正事的欲望还要强,往往有意无意间就把错事干下了呢?
因为那些错事,简单,轻松,做起来容易,不知不觉就完成了。
赌博,特别容易上瘾,开始是小赌,只是玩玩而已,慢慢的,越赌越大,终至难以回头。
《活着》一书里的富贵,本来家境殷实,却吃喝嫖赌,无所不为。最后是“赌”让他倾家荡产,开始了穷困潦倒的一生。
有些错误一开始可能是无意间犯下的,但错上加错,就是有意为之了。就像赌博的人,一开始并没有想到会输房输地,只是后来越赌越输,越输越赌,终于走上一条不归路。
那为什么正经事正儿八经去干,也未必能干成呢?
正经事儿,一般都有很大的阻力,做起来很难,极考验人的耐力、决心,所以能干成的不多。
比如读书,应该算是一件正经事,但是能每天坚持的人,好像并不多。
当然,我这样说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我只是通过观察我身边的人,得出这样的结论。
很多人每天刷视频,看电视,打麻将,但是不读书。究其原因,读书跟那些娱乐相比,不仅需要付出更多的脑力劳动,还需要更多耐心和毅力,是一件不那么轻松的事情。
但是,难事,才能让人获得新认知、新成长,令人改变。
读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命运肯定是截然不同的。
可能你会说,不读书,并不能说是一种错误,只是一种生活态度,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
其实,有些事情可能当时并不觉得是错的,过后才会醒悟。
刘亮程吃掉了种子,春天前就醒悟了,那么不读书的人,多久能够觉醒呢?
读书的人,每天和智者交流对话,学习他们的智慧,借鉴他们的经验,借助他们高明的视角,来提升自己的选择能力,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直播卖货的董宇辉,靠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出众的才华,吸引着众多观众和顾客,打破了一直以来的“歇斯底里”模式,是直播界的一股清流。他靠一己之力,挽救了一个上市公司,创造了一个奇迹。
关于读书,他说,书读多了自然灵魂丰富。灵魂丰富的他引经据典,出口成章,让人不得不感叹读书的力量。
读书,虽然劳神费力,但能改变认知和选择,促进成长,进而改变命运。
年轻时不努力,一直待在舒适区,几年、十几年、几十年过后,看到和那些努力的人之间遥不可及的差距,会不会惊觉自己的散漫其实就是一种错误。
人非圣贤,谁都不敢保证这辈子不犯错。有些错可以弥补,有些错弥补不了。
怎样才能少犯错呢?还是得多读书。书中有做人的道理,有高人的决策,可以给我们启迪,供我们学习参考,让我们发生改变。
我们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迎难而上,去寻求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