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改变了谁
梁晓声在《我的第一支钢笔》里记述了自己获得第一支钢笔的经历。困苦的年代,一个学习的必需品,家庭无法满足。小学的他想靠打工来获取,没想到大雨滂沱的傍晚却遇到同样来打工挣钱为儿子买笔的母亲。这样的一支笔,想来会成为一生的珍藏。
谁改变了谁
初中时候,我得到舅舅的一身绿色旧军装,换上衣服,迫不及待地跑到街上,站在一个高高台子上,怕人看不见似的,还不时东张西望,期盼更多的人出现,以便炫耀我的得意。也许是时间不对,人并不多,然而并不影响我美美的心情。转了好久,然后带走满足与幸福回家了,像成功走台的模特收获众多艳羡一样。
女儿三年级以来所用钢笔20多支,每次买至少两支,坏了就换。从来没觉得多珍贵。而我小时候也曾有一次因为摔坏钢笔哭泣的经历,因为在再得到一支并不容易。
物质上的丰富,我们的愿望轻易就能得到实现,然得到后的幸福感却大大降低,对礼物的珍爱也变得三天两晌。就如女儿娃娃太多,每天选择陪伴者成了困难症,随着新娃娃出现越多,角落里蒙尘的娃娃也越多。
常常感念那时的学生,尤其农村来的孩子,学习特别刻苦,有着强烈的进取心。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迟的是他们,或许他们怀揣强烈地改变进自己和家庭命运的使命在顽强拼搏。那时他们或许会对物质条件相对好的城市学生有羡慕,但他们并没有太多自卑,反而激发了斗志。而今天我们从衣着和日常消费上已经难以区分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了。当然这是城乡差别缩小和社会进步的明证。然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的进取心也削弱了不少。对物质的攀比甚至崇拜却在大大增加。对父母的辛劳却变得冷漠,无动于衷。甚者还有嫌弃父母的土气,怨恨父母的无能,更不用提感恩。
谁改变了谁
时代进步了,物质丰富了,我们没必要再穿得旧衣服,饿着肚皮。去假装清贫,去模仿吃苦。然而物质的丰富并不意味着精神必须贫乏。他们应该是车的两轮,而不是跷跷板的两端。不必去追究责任,更不必责怪孩子。谁改变了谁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应该有明确的认识,因为社会从来没有降低过对人的要求。
也许明天我们就会改变!改变别人,或者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