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小笔摄影摄影家园

美丽山村之行

2019-08-05  本文已影响10人  五月的荷
美丽山村之行

位于江南镇的彰坞村是一个美丽平静的小山村。然而这个平静的小山村与其他村相比又有着自己独特的不同之处。这独特之处就是彰坞村的众多传说故事,他们如同一串串明珠,将这个美丽的村庄点缀得格外靓丽。

来到彰坞村,必说天子岗。村外的天子岗山势险峻、嵯峨离奇、奇峰怪石山路逶迤。天子岗,相传为东汉孝子孙钟葬母处,历来是附近乡民踏青登高的游览胜地。

先有天子岗,后有彰坞村。彰坞村的村民多姓徐。传说明朝洪武八年,窄溪有徐姓两兄弟。弟弟成年后搬迁到了天子岗山脚下,这里也就是后来彰坞村所在。后来经过几年的发展,人口多起来了,老阿太定了个黄道吉日,采来七枝樟树树苗,同大伙商量,定为上午十点一刻七树下土立村(铜山上种了3枝,假山上种了4枝),摆好七挂大响炮,以打锣为号同时下种,时间一到,打锣人打起了大锣,并响炮齐鸣,在响炮声中七树下土,彰坞由此立村。

彰坞村是个半山区,山多、人多、田少。150余年前有位东阳师傅来彰坞村做客。东阳师傅就住在徐千书家里。千书为人聪明,又求上进,却家穷无钱上学念书,想学一门手艺糊糊口。正好东阳客人是位篾匠好师傅,千书便拜他为师,当上了一名学徒工。到了第三年,千书兄弟布书也跟他学手艺,到了第五年,千书自己当了师傅。又将三弟利书带去学篾匠,因此一家三兄弟全都学篾匠,后来成为彰坞村的篾匠的祖师爷。

到了解放前,彰坞村篾匠发展到130余人,称篾匠之村,其中三代同堂学篾匠的有徐春荃,徐浩川,徐叙明等。当时本村年轻人出路有两条:一是去上海做纸头生意;二是学篾匠糊口。

当时做篾匠行规:三年徒弟,四年半做,五年出师。彰坞村出了许多能工巧匠,各色各样的技艺产品都能制作,如菩萨桥的“桥头”、盘担、香篮、嫁女篮,嫁女火,生活篮、团机、爬篮、田蒿、谷篾、篾箩、篾篓、菜蓝、黄篾篮、麦果篮盖、掏筛、篾丝箱、藤篮、簸箕、米筛、糠筛、谷筛、篾大、插垫、灰篮、床笠、上层笠、薄蓝、篾把、长蓝、方蓝、园蓝、单花砸、洗帚、筷子等等。

当时彰坞村篾匠当中有作头师傅几十位,大小作纺几百个。至今彰坞村尚有几十名老篾匠师傅。但由于现在大部分生活用品都用塑料制作,所以很少人学篾匠,篾匠这个行业已经式微。

彰坞村里有一处荷花塘,荷花塘其实就是一口流泉井,据说这泉水是从天子岗流下来的,夏天泉水清凉微甜,村民们可以取泉水冰镇西瓜或是绿豆汤。村民们的日常饮水都到这里来挑取。

彰坞村还有两样东西闻名遐迩,一个就是夏令小吃——冷淘,还有一样便是臭豆腐。做冷淘有季节限制,一般是七、八两个月时间,过了白露便不再制作了。臭豆腐倒是一年四季都有,彰坞村的臭豆腐远近闻名,闻着臭吃着却香,就是我们小时候吃过的那个味道,城里菜场里卖的根本就不能比。臭豆腐可以生吃,只用酱油蘸着吃也是很香哦,还可以用青辣椒炒着吃,另外还可以在饭锅里蒸着吃

前几天我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一好友发的小视频,才得知彰坞村也种植了大面积的荷花,而且现在正当盛开时,便兴冲冲地去约了几位好友,趁着周末空闲时间驾车前往彰坞村赏荷。

原本以为今年再也无荷可赏了,却不曾想竟然还有如此漂亮的大片荷花可以任由我们观赏拍照,太让我感到意外的惊喜了!

赏荷结束后,我们驱车前往老同学家里玩耍,老友是位能干的女子,下得了厨房上得了厅堂,在单位是个称职的生产管理主任,在家里是个心灵手巧的主妇。我们一到她家里,只见她从厨房里捧出来几碗银耳莲子汤,还拿出来好多水果和零食,我们才美美地享用好,只见老友又开始在厨房里忙碌起来了,她开始炒臭豆腐,一阵阵的香味飘进我们的鼻孔,我们忍不住又开始食指大动了,不一会儿,只见老友从厨房里端出来两盆臭豆腐,一盆是用鲜嫩的青辣椒炒的,另一盆是原汁原味的没有经过加工的,只是浇了一些酱油,臭豆腐上桌后,又端出来一大盆用青辣椒拌过的冷淘,我们几个跃跃欲试,拿了碗马上盛满开吃,那味道真是太好了,老友的厨艺是一流的,再加上品质良好的食材,我们似饿狼一般,狼吞虎咽地消灭了这一大盆冷淘和两盆臭豆腐。

享用完美食后,稍作休息,老友提议一起去村边的大源溪里套小虾,我们拿了工具来到溪边,脱下鞋子下水,冰冷的溪水让我忍不住吸了一口气。这大热天的玩水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我们一边用塑料的菜篮子套虾,一边戏水,玩得不亦乐乎,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我家老公和闺女还玩起了打水仗哦。

感谢老友的盛情招待,让我们不虚此行!

美丽山村之行 美丽山村之行 美丽山村之行 美丽山村之行 美丽山村之行 美丽山村之行 美丽山村之行 美丽山村之行 美丽山村之行 美丽山村之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