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道歉有用的话,还要警察做什么?
---如果心是自由的,追求真理就好
北大学府,无数莘莘学子向往的圣地;
鸿鹄之志,多少平凡梦想期望的巅峰。
在过去的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纪念大会上,时任北大校长林建华在致辞中将”鸿鹄”读为”鸿hao”,迅速引起广泛的热议,不断有推文在各大网站不断发酵,后来,林校长一封道歉信发出,更是引得众人围观,瞬间红了一把,这使得我真正的戴好了眼镜,认识了一下这位北大校长。
其实我对于北大的向往,依旧如天下寒门读书人一样视其为真正的圣地【毕竟,贺舒婷一文《我凭什么上北大》一直都作为我高三保持持久动力反复诵读的热血鸡汤读物之一】,可惜我当初没能去了,所以对于其了解,除了每年开学演讲有所知晓以外,也仅仅停留在严复和蔡元培先生的时段。
先看严复老先生。
回首历史,作为戊戌变法新政之一,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而1912年5月4日,原京师大学堂总监督严复正式就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说到严复,不提他对于翻译提出关于“信、达、雅”的贡献,单说关于天演论的翻译,以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时代必进,后胜于今作为救图存亡的理论依据,果真可见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家,而他作为北大校长,也没有让旧中国失望,兼收并蓄,广纳众流,体用一致,强调西学中用,都为暮气沉沉的中国点燃了可以传递希望火把的地方,也照亮了未来的道路,可以说为北大之学风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
再看蔡元培先生。
作为以一篇任北大校长的演讲稿留名于高中课本的人,想必有其独到之处。诚然如此,如杜威所述,”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他提出的“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意”,哪怕这么多年过去,自由依旧是北大永远不可磨灭的代名词。而当时革新后的北大更是聚集着当时几乎全中国最为优秀学者,有新文化的代表者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也有顽固派以复辟为理念的辜鸿铭,整个校园充斥着意识解放,学术活跃的气息,一时间,人才汇聚的北大名声鹊起。
而今便到了林校长。
先来看看道歉信的一部分,”我写这封信,告诉大家这些,并不是想为自己的无知或失误辩护,只是想让你们知道真实的我。你们的校长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也有缺点和不足,也会犯错误。”
如果你第一次看到这段句子,用两个字概括一下感觉会是什么?
质朴。
对不对?
就好像是一个普通人,做错了事情 ,需要道歉。
自由就像井喷一样,透出纸面呼之欲出,活脱脱地将一个完完全全真真正正的人展露在公众面前,没有光环没有架子,也没有对于错误和污点地逃避。
当然,如果道歉有用的话,还要警察做什么?
但是,对于在万众瞩目下读错字,讲道理的话严苛程度还是不如法律的,一个是触及底线意味着违反规则,付出的代价显然是极大的,另一个实则还是在高等学府之内,以探究学术为主,若学艺不精,技不如人,但只要敢于承认错误,追求之真理,想必还是极好的。如果北大人甚至广泛学者都能像其历任校长一样,贯串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犯了错误便认真检讨、承认,并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我能力,那么,林校长犯下的错误还是值得的。
回溯历史,东坡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自小聪慧有才的他,年少轻狂,便颇为自负地在自家门口贴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不久来了一位老者,拿本古书给他看,他却一个字也不认识,便连忙把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其自勉,终成一代大家。
错误和道歉,本质上,都没什么用处。
重要的是,对于这些东西的态度。
真理,是自由的;追求真理更是自由的。
能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是坚定的信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