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心理

学习笔记|养育健康的孩子(不要试图做完美的父母2)

2024-06-08  本文已影响0人  蓝天的底色

一、母亲通常是孩子心理问题之源

现代人对心理学的知识了解越多,就会越发意识到父母不当的养育方式是造成孩子心理问题的主要来源。

由于过去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养育孩子更多的是母亲的责任,这样母亲自然就成了心理问题的主要来源。

母亲之所以成为孩子心理问题之源,主要是两个方面决定的:

一是孩子需要的满足往往是母亲提供的;
二是社会对孩子的要求通常也是由母亲来执行的。

在客体关系理论中,当母亲满足孩子需求的时候,妈妈就是好的自己也是好的,形成“好我——好妈妈”的关系模式,当母亲忽略或者不满足孩子的需求的时候,妈妈就是坏的,自己也是坏的,这就形成了“坏我—坏妈妈”的关系模式。

由此可见,家长忽视或者有意压制孩子愿望的满足会带来消极影响。

家长为了把孩子培养成才,对孩子的成长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这些要求也是孩子需要着力加以应对和努力实现的。要求超出孩子的能力水平,或者孩子经过长期努力不能达到,又或者虽然能达到家长的要求,但家长总有更多更高的要求,这些都会让孩子形成自己是无能的、不可爱的或者没有价值感等负性核心信念。

由于给孩子提要求的任务,往往是母亲来完成的,所以给孩子造成负性核心信念的直接责任人是母亲也就不奇怪了。

二、家长的局限

孩子长大了,做父母的希望孩子“感恩”,而孩于都觉得父母欠自己一个“道歉”。

实际上,家长都希望做好家长,每个人都只是做了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父母(特别是母亲)都是爱自已的孩子的,只不过他们有自己的局限,没有能够完美地爱自己的孩子而已。

1.这些局限可以是养育经验方面的。

每个人都有经验方面的局限母亲养育孩子的经验可能来自于自己父母是如何养育自己的,也可能来自书本知识,也可能来自养育上一个孩子的经验或者其他家长的育儿经验。这些不同经验造就了母亲育儿方式的不同,尽管她们也希望能把孩子教育好,但其育儿方式选择实际上是受限的。

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父母,倾向于采取权威型的教育方式;

忽视型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家长,就有可能忽视自己的孩子,或者选择相反的方式—溺爱自己的孩子。

2.这些局限可以是社会经济方面的

不同社会经济阶层的家长能够给孩于提供的成长条件就是不同的。有些父母经济条件好,自然能够给孩子更多物质层面上的满足;有些父母文化程度高,自然能够给孩子更多精神层面上的满足。例如,孩于进人学校读书后,就会发现有些同学的穿着打扮比自己好,这些是父母社会经济地位造成的,并不是孩子自身原因所致。

3.这些局限也可以是心理层面的

虽然父母都爱孩子,可父母还是有能力的差异,有些父母能力强,能够给到孩子更多肯定、支持和辅导,有些父母可能连保障孩子温饱都是问题,自然难以留意孩子的精神层面。

父母还是有性格差异的,有些父母对孩子是温暖的,有些父母对孩于是冷峻的;有些家长是接纳型的,有些家长是拒绝型的。

父母也有心理健康程度的差异,有些父母心理比较健康,能够正常地对待孩子;有些父母自身就有心理疾病,无法像正常人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打骂、体罚、忽视孩子等也就不奇怪了,甚至出现性侵这样令人发指的事情。

4.这些局限可以是社会或时代的

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教育理论和观念,“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教养方式就是过去时代的主要教养形式,也是那个年代家长的共同信仰;“民主、平等、尊重”等教育观念则是现代的教育价值观。

过去存在的“重男轻女”和现在的“生男生女都一样”这些时代差异所造成的冲突在今天依然存在,特别是在一些现代化程度不够高的乡村、小城镇尤为明显,它造成了亲子两代人之间的严重对立。

如果我们能够设身处地去理解自己的父母,理解他们的那个时代、那种社会经济地位、他们所具有的心智水平、拥有的养育经验,我们对父母就会多一分理解和宽容。

再者,当你对父母不满意的时候,你的知识经验同样也是被局限的,你也受到你所处的时代、社会经济地位、你的心智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局限。

三、家长要及时、充分地满足孩子基本需求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能够保持心理健康,形成正性核心信念,就需要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

心理学认为孩子的需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生理方面的需求,就是对食物、温饱、健康、舒适等方面的需求;
2.关系方面的需求,就是与人待在一起,保持爱、支持、肯定等方面需要。

这两种需求中,关系的需求尤其重要。

心理学家哈里•哈罗(HHarryHarlow )和罗伯特•齐默曼(Robert Zimmerman)的研究说明了关系需要的重要性。

他们把刚出生的猴子从母猴身边带走,分别交给“铁丝网妈妈”或“绒布妈妈”抚养。“铁丝网妈妈”实际上是一个母猴的模型,它的身体是由铁丝网缠绕而的,上面挂着一个奶瓶,猴子饿了的时候可以爬上去吸奶。而绒布妈妈与铁丝网妈妈不同的地方,就是包的身体里边由塑料填充、外面则用绒布包裹而成,其身体是柔软的。

实验结果发现,不管是由“铁丝网妈妈”抚养的,还是“绒布妈妈”抚养的猴子,他们都喜欢“绒布妈妈”,待在“绒布妈妈”身边的时间超过15个小时,而待在“铁丝网妈妈”的时间只有1个小时左右(这些时间大部分用在了吃奶上)。

研究说明了生理需求(吃奶)和关系需求相比,关系循求重要得多

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孩子愿意和妈妈在一起。他们愿意妈妈和自己一起玩游戏,他们愿意参与妈妈正在从事的活动,如家务劳动等。在睡觉前,孩子希望妈妈(或者其他家长)给自己讲故事,这都是关系需求的一个具体表现。

为什么这样的话会管用呢?

在家长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有时孩子不听话,不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有些家长就会威胁孩子:“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你要不听话的话,妈妈就把你送人了!”听到父母这么说,孩子会感到自己受了威胁,于是顺从了父母。家长发现这句话管用好使,于是就越发经常使用这样的话。

这是因为孩子对关系的需求胜过于对生理的需求。孩子都知道,没有这个亲子关系,生理需求其实也就无从满足。因为担心关系的终结,于是他们屈从了,但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对关系没有安全感。他们觉得自己的关系可能会在突然之间结束,例如,婚姻关系、职场关系和朋友关系等。许多人对婚姻没有安全感,实际上就是他觉得对这个关系自己没有掌控的感觉,这个关系是被别人决定的,就像小时候,她与父母的关系是由父母决定的一样。

如果我们尽力去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样会不会溺爱孩子呢?

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并不意味着溺爱孩子

溺爱的教养方式只是满足孩子需求,对孩子并没有要求。家长一方面要满足孩子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给孩子提出一些其力所能及的要求,这样的教养方式其实就是权威型教养方式。

及时充分满足孩子的需求,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

我们想要的结果是:

(1)孩子的基本需求应当得到肯定,这是他成长所必需的;
(2) 需求被满足的时候多,需求被拒绝的时候少,这样他才可以形成正性的、自我肯定的经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