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心理读书

心得 | 觉察细微

2022-03-05  本文已影响0人  恩亚

大部分时候练习结束时,内心会变得很柔软,什么话都不想说;

安静走在路上,皮肤可以感受到空气的流动,那并不是风,是变得更加敏感的肌肤触感。鼻腔里的毛细血管也变得灵敏,可以闻到一些春天泥土的味道,五官会被轻易触动,以至于让人发现世界如此的亲切。

一些时候,心是空的,世间的一切都没有意义,但缘何没有意义的世界却又显得很美好?

空的心也会浮起一些片段,几个值得感谢的人,几件简单的事,想和过往对话,但又是些无关紧要的话,选择将这些话消融在内心,它们会变成了延绵不断的灵感。


我们活着的时候,到底在折腾什么?

忙碌的人们每天在为什么而忙碌?清闲的人每天又在为什么而活着。家庭、自己或者未来吗?还是有别的什么。

人的精神世界是永恒孤独的,生命的本质也毫无意义。

练习中,身体一如既往的僵硬,即使尝试放松肌肉也做达不到预期啊。

很久以后重回教室,很理解,需要给身体一些时间;不过这样的僵硬也是一种保护,除了保护不受伤,也是保护内心的某些固执,一直以来的固执。

人们缘何要坚持自己的理解,以至于变成长久的固执?

要不要在某一个方向走得很远很深入,就像挖一口深井以期获得来自地底的清泉,即使激起内卷也义无反顾呢?还是从很多方向尝试并努力,让每一方向的成果汇聚,如同小溪汇成一条江河湖泊呢?

我们寻求的内心平衡最终可能是一种固执吗?

是很可能的。因为那只是一个人的心,它不是别人的,也不是世界的,是只属于某一个个人的,我们的内心包含着大脑认知的偏执,我们在偏执中追求的平衡只是另一种偏执,是内心的一种固执。

是的,没办法在一条路上走得很远,认为走得太远会无法保持平衡和优雅的转身,无法消除走得很远和保持平衡之间的矛盾,是因为尚未打通这观点背后所映射的真理通道。

智慧,仍然没有显现,层次就仅限于此了。

JanuSirsasana。

老师给我这个体式的辅助,能量跟从前不一样了;

是因为她的体重增加了1.5倍吗(会心的笑了),还是因为两个生命的加持?她掌心的温度变得更柔和,不再是单纯的身体力量,更像浑厚的内力。她变得更加淡然了,把坚毅的品格融进了灵魂更深的地方,全然做好了迎接一切的准备。

今天是惊蛰啊,万物复苏了,阴与阳,好与坏的一切都开始蠢蠢欲动。

病患们开始变得更煎熬,健康的人们却变得更轻盈。


每个人都在变化,只是没有察觉内心细微。

节气变换引发的周遭变化,早晚温差带来的情绪起伏,每一时刻,人的内心都在不断发生的波动与感悟。

这些细处的觉知,如果对我们的生活没有任何贡献,缘何会显示出它们对一天甚至一生的心境影响的巨大魅力呢。


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

托尔斯泰在忏悔录中说是为了完善自我,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是为了完善自我。

怎样的自我是完善的,怎样才能走向真正完善的进程。

在尚未获得真知前,仍需更专注,安静的心,用来觉察细微。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