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秋收种麦时
澄城地理上分沟南和沟北。沟南原有4个乡镇,耕地平整,土壤肥沃,是全县的土地芯芯,而寺前和业善的土地又是芯芯中的芯芯。用沟南农民的话讲,"咱这里的地里打粮食呀"!所以,原沟南四社缴纳的公购粮任务最重,我们队上只有
一百多一点的人,仅公购粮任务就3.3万多斤。
小麦是当地的主要作物,在六七十年生产队的年代里。春天。遍地是一片绿油油的麦田。夏日麦浪滚滚,到处呈现出黄色海洋。眼下,正值白露秋分之间,正是小麦播种时-----
人常说:"麦收当年墒''。要想收成好,水要足,肥要饱,还要合理倒茬,轮换种些秋粮作物和棉花,来调接土壤,避免病害。这样,麦地就形成了正茬、回茬和复种三种类型。所谓正茬,就是收了豌豆再种麦。因为豆类作物本身茎蔓较小,不费肥力,还有根瘤菌,能帮助改良土壤。加之,豌豆比小麦早成熟几十天,土地休息的时间就比较长一些。这样,对小麦生长十分有利,所以,产量就高。回荏,就是收了麦子又种麦,麦子地比豌豆费肥力和吸收水分多,产量就比正茬地打的少。复种,就是收了麦子后,再种些糜谷之类的秋季作物,一年能收获两料庄稼。一方面用于倒茬地;另一方面还能以秋补夏,丰富生活。但对小麦的产量影响很大。
豌豆、小麦收割以后,先急于耩地,麦地叫作戳麦茬。用铁铧将麦荏放倒,促成加快麦茬风化腐烂,以便犁地时翻入土中,形成农家肥。耩地一般都是老汉们的活儿,他们套上牲口,拿上鞭子,慢慢地吆喝着,吼着秦腔,那样的热闹的劳作场面,今天回忆起来,还真的有趣有味。人与牲口排成竖斜坐位的一字行,耩距稍宽,耕作比较粗放。如果,麦茬地干了很难耩,雨后最适合耕作。随后,按照''七月晒,八月盖"的规律,每架犁套上两头牲口,人在后面扶着犁地深翻。那时候,每个公社都有拖拉机站,有时也会用大链轨拖拉机犁地。生产队长就会派上会厨艺的巧妇,专门炸油糕,烙油饼,包饺子,扯大面,让驾驶员吃美,把地犁好。满地里牛头大的胡基疙瘩,经过风干日晒,暴雨淋袭,达到疏松土壤的作用。进入八月份,开始收耱地,每下场雨就要耙一次耱一次地,达到收墒保墒。在临下种前,要进行一次精耕细作的圈耩地。如果遇上天旱,地里土胡基多,还要派上大量的劳力,跟上牲口后边撵着打胡基疙瘩。通过反复的耙耱,达到土地平整,无杂草杂物,以便准备插楼下种。
种麦时,先将麦种与3911或1059农药进行拌种。为抢抓农时,种麦时常搭啼起,摸半夜。那时候,气候比较冷,我们这些毛孩子牵着楼,手冻的都怕向外伸,摇楼的人一会儿让掀,一会儿让撴,总害怕把牲口牵不端,挨训。还害怕摇楼地把牲口抽上一鞭子,猛地往前一快,忽来闪气。种到半晌的时候,大人们要抽上一锅烟,牲口也要歇上一会儿。我们便在地里,挖上几窝红薯,埋在柴禾里,等到快下地的时候,分享田野里烤出来不一样的美味!等待着麦苗的生长,播下了收获的希望!
如今,麦田变成了果园。种麦那样的场景再难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