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第226天,10.22~10.23朋友死&朋友之馈

2021-01-05  本文已影响0人  流水王丽霞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226天

原文阅读:

10.22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10.23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译文讲解:

        朋友死了,没有亲属料理丧事,孔子说:“由我来负责办理丧事吧。”

      朋友馈赠的礼品,即使是贵重如车马,只要不是祭肉,(在接受时)也是不拜的。

启发思考:

        这里讲孔子的朋友之义。

        归,指归葬。古人出游四方,死必回乡归葬。殡,古代停放灵柩和埋葬都可以叫殡,这里泛指丧葬的一切事务。

        朋友是传统五伦之一。“朋”指同门,“友”指同志,同甘苦、共患难,有通财之义。朋友故去了,身边没有亲人家属,孔子亲自来料理后事,这是非常感人的一幕,由此可以看出他是如何厚待朋友的。

        朋友之情之义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最被重视的关系。除了生死大事,完成对朋友的承诺,帮朋友实现遗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是被人千载称道的事。

        前面我们学到过“三次让国”的季札。他是春秋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不仅个人品德高尚,具有远见卓识,而且他周游列国、广交贤士,他对朋友的情义也传为美谈。

        一次途经徐国时,徐国的国君非常羡慕他佩带的宝剑,难于启齿相求,季札因为自己还要遍访列国,当时未便相赠。待出使归来,再经徐国时,徐君已死,季札慨然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松树上。侍从不解。他说:"我内心早已答应把宝剑送给徐君,难道能因徐君死了就可以违背我的心愿吗?"虽然是心约无凭,可季札却不以天人之隔而践行信守对朋友的承诺。这个举动充分表现出他对朋友的真情实义,也树立了君子风范中朋友的榜样。

        朋友有通财之义,相互间礼尚往来、互有赠馈,是人之常情。不过,相互的礼赠中,看重什么、看轻什么,特别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价值观。

        孔子接受朋友的馈赠,即使是贵重如车马,只要不是馈赠祭肉,都是不行礼的。孔子为什么把几块祭肉看得比车马还重要呢?

        如果从物质价值来衡量,车马当然要远比一块祭肉贵重得多。但因为祭肉关系到“礼”的问题,用肉祭祀祖先之后,这块肉就不仅仅是食物,而是对祖先尽孝通灵的信物,有了象征意义。赠礼行为也提高到形而上的敬祖先的义理与礼制的层次,性质与规格就完全不同了。说到底,这也是孔子重礼的具体表现。

        大家都知道三国里关云长兵困降曹的故事。曹操非常爱才,不断派送美女、财宝给他,可关羽不为所动,直到有一天,曹操把吕布当年的赤兔马送给了他。关羽大喜过望,深施一礼答谢。这让曹操就有点不高兴了,说你这不是轻人重牲畜吗?关羽回答说,有了这匹日行千里的坐骑,我立刻就能见到兄长刘备了,让曹操心里不是滋味。他看重赤兔马,也不是看表面上的价值,和孔子看重祭肉,意思是相通的。

        现代社会中,人口大量流动,人际交往频繁,人际关系复杂,也许泛泛之交更多,志同道合不易。我们学习和借鉴传统社会中的朋友关系,有助于我们建构起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在生活中和职场处理好不同的人际关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