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阅读”相关的一些联想
2023-08-13 本文已影响0人
蕙de风
“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通过各种物质形式得以保存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就是文字。因而,在我们日常的精神活动中,读书便占据着很大的比重。”读着周国平先生的这句话,我汗颜。
事实上,暑假里的时间更加自由之后,我在阅读方面做得是很不好的。究其原因,或许还是会为自己找一些借口,诸如:7月初首阳,然后一个人越发懒散了;8月初老公首阳,我因为关注他而心神不宁,……诸如此类。
但其实,我确实心思杂乱,以致于让自己的时间碎片化、再碎片化。于是随便地看一些视频、公众号,从而让时间悄悄溜走。当然,谁也没有给我布置阅读的作业,我只是颇有些惶惶然,总觉得在我这样的年纪,还不能过闲散的日子。
家里的书不少,大部分是我采购的,主要是教育教学类。当我浏览这些从知识、技巧到管理、文化等等书籍时,我似乎看到了我从教三十多年的足迹。觉得接下来该拓展阅读的范围。然而,古今中外的书籍不计其数,该读哪些书呢?周国平先生说,从精神生活的角度出发,可以极粗略地把天下的书分为三大类,即“完全不可读的书”“可读可不读的书”“必读的书”。至于怎样的书是必读的书?实际上是指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那些不朽之作,也就是经典名著。例如,《论语》《史记》《红楼梦》这样的书,柏拉图、莎士比亚、托尔斯泰这样的作家的著作。当然,用最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要多读一些好书。
当然,在刷短视频与沉静阅读之间,是存在着一条鸿沟的。如何取舍,在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