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港坐高铁出发:贵阳一日游
高铁,中国大陆过往二十年来最伟大的基建,把各个城市紧紧连接在一起。想起当年孙中山曾经说过,“交通为实业之母,铁路为交通之母”,今天他的宏愿终于实现了。背上书包,说去就去。周五下午从香港出发,四个半小时,高铁“像子弹飞”似的,到了贵阳。由于周日中午要回香港,因此真正的旅游时间只有一个白天,但对小而美的贵阳城来说,完全足够啦。

贵阳北天主教堂建立于道光年间,建筑布满千姿百态的山水花鸟等中国传统浮雕,但又设有三个圆窗,堪称哥特式與东方特色的融合。教堂内保留了古朴祭坛和宗教壁画,气氛庄严静謐。想起当年很多传教士漂洋过海来华,甚至深入荒山野岭,一方面将心中的理念传给世人,另一方面亦将教育医疗科技等技术服务造福于人,这种吃苦耐劳的毅力当下很多人都做不到。

教堂旁是一条老街叫虎门巷。这里烟火气十足,聚集了许多别具特色的地方美食。路边的简陋馆子摆着不少烤炉,冒出的烟和小巷的喧嚷相映成趣。虎门巷古老但又充满活力,巷里有很多彩绘涂鸦,是打卡圣地,例如这只可爱的大猫就是虎门巷的地标之一。说来好笑,在虎门巷来来回回都找不到传闻中的老虎,正想问路人,却发现原来老虎就在身边的墙上,只是“寻虎心切”竟然来回折腾都看不到。

离开虎门巷走路二十分钟就到文昌阁。文昌阁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合共三层,从上至下分别供奉魁星、文昌帝君和武安王(关羽),真是文武炫耀。贵阳文昌阁最有特色的就是其九角攒尖造型,在中国古建筑史堪称独树一帜。清嘉庆年间,贵阳发生地震,不少房屋建筑物含坚固的城墙亦崩塌,文昌阁却屹立不倒,看来颇得文武星君们的庇护。这张文昌阁照片是我用手机贴在玻璃台上拍摄的,却意料不到拍成了倒影蓝天碧海似的美。旁边情侣称赞不已,让我把这图片传发给他们。若是哪天该照片成为网红图,还请朋友多点个赞。

结束文昌阁之游,走路二十分钟就到贵阳的标志地,甲秀楼。甲秀楼建于明朝万历皇帝年间,耸立于南明河边。一直以为这里有很多和南明相关的名字,是因为南明小朝廷和贵州关系密切的因素,想不到是因为南明河。甲秀楼是一座三层高的木制阁楼,坐落于南明河中的一块鳌矶石上,有“科甲挺秀,独占鳌头”之意。浮玉桥则在楼前贯穿两岸,桥上有涵碧亭。桥的另一头是翠微园,曾是贵州的武侯祠,纪念诸葛亮,可顺便一游但景色并无惊喜。甲秀楼里石刻、木刻、名人字画收藏甚多,其中贵阳翰林刘韫良所撰长联为一绝,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网上搜寻。甲秀楼朱梁碧瓦,夜幕低垂,但见绚丽夺目的光彩,不断交织在一起,把夜空和河水渲染得明媚璀璨,是为贵阳最美夜景(之一)!

为了等甲秀楼亮灯,刻意在附近溜达了三个小时,竟然让我在附近找到武状元街区。对网红小食街不感兴趣,但很喜欢在武状元坊里的茶铺喝茶。环境好,茶叶好,服务也很友善。坐在竹椅上,享受贵阳的凉风,若在古代,状元坊上的楼台估计会有表演唱戏,正是“豪情还在痴痴笑”。

看完甲秀楼夜景,打车去贵阳白宫和双子塔。这一带就是花果园社区,据说是世界上第一大住宅区,常住人口50万人。贵阳白宫官方名字为“花果园艺术中心”,周边有公园、湖泊。欧式风格,自成一体,吸引了很多人来这“到此一游”。

贵阳双子塔虽没有吉隆坡双子塔出名,但也是当地一个著名打卡点,最佳位置就是站在天桥上,对着双子塔以及川流不息的车流拍照,气场宏伟壮观。

至于黔灵山公园,除非有心有力爬上山顶俯视贵阳城景,否则没有必要去。进入公园逛了一下就离开,亦没有存储照片。

贵阳的天气,全程凉爽,穿着长袖也不觉得热,堪称“避暑胜地”。贵阳的人,相对发达城市更为纯朴。在甲秀楼附近社区的一个小杂货店,我在找苹果充电插头,担心若打开包装又不能成功充电,会不会难堪。小杂货铺的阿姨主动帮我打开包装让我尝试,事后发现不合适,我感到有点内疚于是买瓶凉茶。杂货铺的阿姨还给了我折扣,让我十分感动,可惜没有拍照为她宣传。

总而言之,本次高铁之旅高效便捷,短短一天就能游玩小而美的贵阳。呵呵!最美的风景不是城市,而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