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作协(文学会)历史

人文之旅:平遥古城

2023-07-20  本文已影响0人  随风似水

古城看得少,尤其是北方古城.我印象中多为小桥流水,烟雨濛濛,一片盈绿,处处透着灵秀的南方古镇。尽管知道北方古城自然不同于南方古镇,却也少不了这些先入为主,待来到平遥古城,方知与我想像的迥异。

倘若南方古城是青绿,北方古城则是赭黄。坐在景区观光车里,从城外进入。车中望去,尘土飞扬,一片黄褐色。高高的灰色城墙,显得路面较窄,感觉像乡村小路,仿佛来到偏僻的北方农村,与昨日去过的太原市似乎隔了一个世纪。到了城门前,讲解员问我们,刚看到的马路如何?我说好窄,心想这也是马路呀!讲解员笑着说,这可不能跟现在的马路相比,当时可容好几辆马车通行,宽敞得很哟。只叹自己眼光太窄,当时的人能想像现在的人吗,我们又岂知未来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古城墙

进了古城门,第一站便是城墙。讲解员又说,逛古城,七分听、三分看,否则就是一堆破房子。的确,倘若不知这些古建筑的历史文化,还真以为是一些老旧的屋子。仅看城墙,就能感受到当年恢宏气势。古老的城墙环绕着整个城市,构成了坚固而壮观的防御体系。城墙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经过各个朝代的修葺加固。如今看到的城墙,经过几百年,依旧非常坚固。古城曾发过两次洪水,城墙皆未坍塌,可见相当稳健。

登上城楼,可俯瞰整座古城,其壮观不逊于现在登上东方明珠。古城墙集防御功能、文化功能于一身,彰显着明清时期中国北方城池典型特点。东南隅有文昌阁、魁星楼,东城墙顶部有点将台。城墙上72堞楼,3000垛口,寓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蕴含丰富儒家文化内涵。顶着烈日,在城墙上浏览一番,也是一览众屋小,这些看上去残败的屋子当时却是繁华的都市呀。

文庙

一个城市的繁华主要是文化、经济。当年的平遥古城可不仅有富足的经济,其文化才是其灵魂,而位于县城内东南隅的文庙则是平遥古城的灵魂,大成殿无疑是它的中心位置,也是全国现存文庙中罕见的宋金时期建筑。明伦堂,在大成殿后,是强化孔子儒教中的君臣、父子、尊卑等人伦关系的殿堂,向人们灌输儒教伦理道德的讲堂,学官中的主要学习场所。

几千年来,儒家文化影响着千千万万个知识分子。无论商人拥有多少财富,其地位还是远不如官吏。读书也是为了做官,多半是做不了官才会向往老庄的出世。乔致庸最初也是参加科举考试,后不得以方步入商业,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古代如此,现在似乎也并未有多大改变。

日昇票号

倘若不到平遥,不走进日昇票号,岂知这个开中国银行业之先河的票号。日昇票号是全国银行业鼻祖,前身为“西裕成”颜料庄,财东李大全和掌柜雷履泰于清道光四年出资30万两银改营,创建汇票制度,做到了汇通天下。是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最为难得的是在当时大环境外患频频,内乱不断的情况下,日昇票号却在风雨飘摇中纵横一百年,其管理理念、制度,对今天的银行、企业也有借鉴意义吧。

协同庆钱庄

参观了票号再来到平遥协同庆钱庄,被身着长衫、头带瓜皮帽的“掌柜”(即讲解员)带进这座平遥规模大的钱庄院落,感受一百多年前的银行。钱庄其实就是票号的前身,钱庄主要是现金银两汇兑业务,是山西晋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协同庆票号,创立于咸丰六年(1856年),歇业1913年,历时58年。我们现在看到的协同庆钱庄柜房,是当年钱庄柜台的基本陈设。

这是一座五进院落,每个院落功能有别。一院分揽柜房、总帐房、埠际帐房,相当于现在的会计室,办好手续到北揽柜房取现银相当于现在的出纳室;三院分协理房、祭祀房、经理房,是管理人员办公场所;四院是员工的生活区,当时无论总号,分号,上至掌柜,下至员工都要住在票号中。五院是金库所在,其中地下窖洞(地下金库)接近于现在的银行金库。

在未进地下金库之前,“掌柜”特别强调下面进出的通道狭窄,空气比较浑浊,老年人可以不去。一名导游调侃说,上次有位老人下去后直接晕倒,被众多的黄金白银吓倒了。众人皆笑,无一老人不下去。下去后,自然看不到真金白银,都是用金纸、银纸做的仿真品,但当时的确储存着数量众多的黄金白银,还有平遥的镇城之宝,一根樟木雕刻的神龙宝柱,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的文物。这些纸做的金、银元宝、假银票不仅供游客观赏还可当纪念品出售,既满足大家对财富的向往,也发展了旅游业。买的人还真不少,海市蜃楼的财富梦我是不愿做的。地下金库弥漫的陈腐气味让我只想早点离开,抑或,钱财多了就会变味。倏然想到张爱玲的《金锁记》,爱黄金的人多,却又不自觉戴上了黄金的枷锁。上楼,空气旋即清爽,遂前住下一景点。

县衙

县衙,之前只在影视剧中看过,亲眼目睹又不同于隔着屏幕看。

平遥县衙是国内保存非常完整的明县衙之一,规模庞大,最早的建筑距今已有600年之久,我们现在看到的为明清时期的衙署。

县衙大门外右侧有“申明亭”,明太祖朱元璋诏令全国各州、县修申明亭,凡民间婚姻、田产、地基、斗殴等纠纷,须先在申明亭由各里长调解,调解无效者方可击鼓。实际上申明亭就是一个民事调解处。大门廊下架设登闻鼓,百姓可击鼓上闻,申诉冤屈。这座古县衙的主要建筑均有楹联,如大堂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历来说一套做一套,申冤的人把县衙公堂的地都跪出了深坑。

走出县衙,又回到平遥古城的石板街巷,有穿古装的少女款款而来,仿若回到当时的繁华都市。

走出平遥古城,走出晋商文化的兴盛与辉煌,回到尘土飞扬荒凉的县城。回望高高城门,透过昔日蕃昌,领略到晋商的智慧与才华,也为传统文化断层叹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