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无关尘缘未断,是人间辜负了她
1、
《红楼梦》中,妙玉是在元妃省亲时和十二个学戏的小女孩一起入驻大观园的。在此之前,曹雪芹已经在宝玉游历太虚幻境时给她写了两段判词,一段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掉陷泥中”,一段是“(世难容)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好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孤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可见妙玉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各路人物“排兵布阵”中份量不轻的角色,妙玉也不负曹雪芹的安排,她这个人物每一次出场都别有新意,让人印象深刻。
妙玉也是读书仁宦之家出身,因自幼多病,入了空门才养活到大,所以她一直在庙庵里带发修行,后来她师父圆寂,给她留下遗言说“不宜回乡,在此静候,自有结果”。妙玉这才因缘所至进了大观园的栊翠庵。
我是合理怀疑妙玉精演先天神数的师父道行不深,给妙玉留下的遗言,所谓“自有结果”事后来看,其实是要了妙玉的命,好不容易养活的她,却被带她修行的师父误了性命。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妙玉没遵照师父的遗言行事,也许更坎坷也未必,总之命运这东西,只能事后议论,事前谁也料不到对错好坏。
2、
妙玉第一次出场是招待贾母和刘姥姥,那天贾母一时高兴,带着刘姥姥游览大观园,到了栊翠庵,妙玉出面相迎,并亲自为贾母煮茶。之后妙玉做了两件事,一是悄悄拉了黛玉和宝钗的衣襟到另一个房间吃体己茶,另一件事是交待小尼姑把那个刘姥姥用过的茶杯放到外头别收进来,她是嫌刘姥姥用过的腌臜。
拉黛玉和宝钗私底下吃体己茶无可厚非,这种事发生在闺蜜之间太正常,嫌刘姥姥腌臜,以她槛外之人的身份,这就有点说不过去。显然,不仅她的师父道行不深,妙玉的修行也浅啊,大概这就是曹雪芹说的“云空未必空”吧。
尾随着进去蹭体己茶喝的宝玉,则替刘姥姥向妙玉讨了那个茶杯,让她卖几个钱度日,妙玉是想了想才同意的,她说:“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是我吃过的,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你要给他,我也不管,你只交给他快拿了去吧。”
妙玉这话刺耳,并无一点怜贫恤老,大概是她生于富贵之家没有见过人间疾苦。宝玉听妙玉同意了,又主动提议等他们离开,他叫几个人打水冲洗栊翠庵,妙玉一听芳心大喜,立马就同意了。呵呵,宝玉这献殷勤的劲头,用在今天,就是追女孩的套路。
妙玉第二次出场是黛玉和湘云在凹晶馆联诗时出现,她在黛玉和湘云已经词穷字尽的时刻出现,不仅续诗,还翻转诗中“颓败凄楚”的意境,其才情之高,直让黛玉和湘云称赞不已。湘云还好,你什么时候看过黛玉称赞人的,还有你看她和妙玉说话的口气:“从来没见你这样高兴,我也不敢唐突请教,这还可以见教否?若不堪时,便就烧了;若或可改,即请改正改正。”
连黛玉都对她毕恭毕敬,曹雪芹以“才华馥比仙”形容她,显然并不过份。
3、
妙玉的出现,我认为最动人的是她和宝玉在惜春那里相遇的那一出,此时的妙玉尘心已动,她的青春情怀里已经有宝玉的影子。
那天妙玉在和惜春下棋,两人都专注,毫无察觉悄悄进来的宝玉,直到宝玉情不自觉出声才吓了她们二人回过神来,宝玉问候妙玉:“妙公轻易不出禅关,今日何缘下凡一走?”结果这一句话把妙玉的脸问红了,也不答言,只低头看棋。弄得宝玉有点尴尬,只好又陪笑道:“倒是出家人比不得我们在家的俗人。头一件,心是静的,静则灵,灵则慧。”
妙玉大概是心如火炽,只见她微微的抬眼,又看了宝玉一眼,脸更红了。
过了一会,轮到妙玉问宝玉:“你从何处来?”宝玉原巴不得妙玉开口说话,结果听妙玉这样问,反而心里起了斟酌,以为妙玉在和他打机锋,一下子竟不知如何答话,脸也跟着红起来。
估计妙玉的话不是机锋,但两个人的心事一定在打机锋。此时惜春出来打了圆场,还打趣宝玉:“二哥哥,这有什么难答的?你没有听见人家常说的‘从来处来’么?这也值得把脸红了,见了生人似的。”
惜春是打趣宝玉,却说到了妙玉心上,她不好意思起来,只好起身告辞。
不过妙玉用了点心思,她说:“久已不来,这里弯弯曲曲的,回去的路头都要迷住了。”宝玉一听,马上说:“这倒要我来指引指引,何如?”妙玉十分乐意:“不敢,二爷前请。”
怎么样?是不是像极了刚开始恋爱的人的套路?一方故意说点什么不会,另一方必定倾情用心出手帮忙。
这一路相送,本来是可能发生些美好的意外的,偏偏被突然传来的一阵琴声阻断了,是黛玉在抚琴,妙玉忍不住驻足听赏,结果从琴声中听出黛玉“恐不能持久”的命运。
回到栊翠庵之后,妙玉实在是再也笼不住自己已动的尘心,她的青春情怀到了对宝玉不告白无法成活的境地,但这又是不可能之事,她一个“槛外之人”哪可进踏红尘?当晚,妙玉做了噩梦,梦见有王孙公子要来娶她,又有强盗要来劫她等等,走火入魔的气象已显现了出来。
惜春知道了这事之后,只说了一句:“妙玉虽然洁净,毕竟尘缘未断。”
4、
妙玉做了噩梦之后,贾府也开始发生一系列变故,妙玉身居其中,虽是“槛外之人”,也难免不受波及,或者说,她已经走到了命运要和她做交割的时候。不久,栊翠庵就遭了贼的光顾,妙玉被劫走了。
劫去了哪里?是死是活?是受了污辱,还是不屈而亡?《红楼梦》中再无提及。
《红楼梦》写一些次要角色,总是会把他们的出场写得精彩绝伦,而这些角色最后的结局如何则经常不予交待,只留给后世读者无限的缅怀和想像空间,比如龄官、小红等。
妙玉这个角色,让人叹息的不是她被曹雪芹安排好的命运,是人间辜负她的青春情怀。一个尘缘未断的槛外之人,那种美好而欲罢不能,却被世俗纲常掐摁着的青春情怀,最让人动怜。
文/伍十圆 个人公号:伍十圆(wushi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