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库

2017-08-06  本文已影响39人  3cb437b5e68f

本文与公众号:职场教练柏永辉,同步更新,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本人,微信号:sinbad840628

---------------------------------------------------------------------------------------------------

牛犊会举办了两年多了,拆书拆了N多本,N+1多篇读书笔记,近千万字的汇总,相信小伙伴们一定受益匪浅。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有意义的读书活动,我可以号召全国各地不同疆域的小伙伴们来协同去做一件事情,这是线下读书会很难完成的事情。

为什么我想让大家做读书笔记,而不是网上随便摘抄一点就好完事的结论很简单,你看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将这些知识点,融会贯通到你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很多小伙伴说我也记录笔记的呀,我用印象笔记收集各种网页,各种微信推送文章,而这种点几下大拇指就好做到的事情,虽然效果好,速度快,但是不适合解决你大脑的深度思考的记录。

好的笔记本,好的读书笔记,一定是你大脑思考的外延,它不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记录,对你自己如何认知和理解这样事物的嫁接桥梁,更是对你思想的记录和保存。这种笔记本,可以帮助你把学到的知识存储起来,将各个知识点汇总成一个个记忆锚点,然后让你在某年后的某个时间段翻到这本笔记本的时候,只看到一两个关键点,就能像钓鱼一样,通过一两个记忆钩子,把所有的思绪都完整调出来。

电脑虽然可以直接搜索出你想要的答案,但是电脑不会告诉你,它是如何思考下一步行动会如何?,然后下下步行动是什么,做了多少步之后,才得到了答案?这就是为什么00后的学生身为互联网一代,可以通过百度淘宝解决搞定答案,但是他们为此的代价就是丧失了一步一步推导的思考模式。

整理知识,其实是需要你用笔记本的,而你笔记本上的知识也需要定期整理。那么在渐渐整理的过程中,你再会发觉,自己的知识体系,就会像一张蜘蛛网,雷达图,或者是一棵大树一样,将自己的知识点不断的定位,分类,细化,联接,然后产生新的变化,而这张“知识地图”就是高手和业余选手之间的差别。

在这里我引用一下《钱钟书手稿集》中杨绛提到钱钟书是如何做学习笔记的:

他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时间;

借的书还掉,买的书送人,只有笔记本永久保存。

外文笔记共有178册,中文笔记与此数量相当;

凡读书笔记,必有书目和重要的版本以及原文的页数,论文笔记则记下刊物出版时间;

笔记之外,还有“日札”,是自己平时的心得体会。

所以这就是他们在没有计算机时代,用自己的大脑进行旁征博引的时候,进行一个不同量级的资料索引,而我对应的事情其实是在用脑子记录,没有做到外化的工作,所以我已经想明白了自己如何处理我的书籍了:

真正的高手只收藏笔记,把一本书买回来放在书架上,不代表你看懂了这本书,把文章收藏到了印象笔记,不等于你拥有了这篇文章。只有你把它们全部拆开,撕碎,再重新组合成自己的东西,它们才真正属于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