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的自我修养》读书笔记1
所谓的“韭菜”,指的是在交易市场中没赚到钱甚至赔钱的势单力薄的散户。
只要赚到钱了,你就可以貌似谦虚地讲话了:……其实我也只不过是一根老韭菜而已啦!
这么说话的时候,你是很善良的,你是很体贴的,你很懂得照顾他人的感受——那些没赚到钱的人,见到你这种已经赚到钱的人,如果没有你这种“虚伪”来安抚他们那脆弱的心灵的话,心理会更崩溃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你不仅善良体贴,你还特别擅长保护自己,因为你若是没有这一点”虚伪”的话,真的会有很多人恨你,甚至想要干掉你——就好像长期以来李笑来所面对的那样。
另外,补充一个所谓“韭菜”的常见特征:
他们严重缺乏基本的阅读能力。他们是那种买一辈子东西都不读产品说明书的人。他们是那种无论拿到什么,都要问别人怎么用的人……特别常见吧?
交易市场里有很多特别气人的定律,比如:
一旦你需要用钱的时候,市场就会大跌!
看起来没有逻辑支持,所以你可以暂时不信,但你一定会体会到这个定律的魔力。
对所有新手来说,这个定律几乎永恒不变:
你一买,它就开始跌;
你一卖,它就开始涨……
简直气死人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吊诡的情况呢?因为,每一次行情结束的根本原因是“入场资金枯竭”。换言之,当连街边卖茶叶蛋的大妈都在讨论股票的时候,那么股市的“入场资金”已经到了桔竭边缘……你想啊,连你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知道了,要冲进来赚钱的时候,那交易市场的行情是不是到头了?
对新手来说,有两句话很重要。第一旬是永远正确的陈述,第二旬是所有老手希望自己当年被人提点过的建议(要是当年有人这么教导我就好了!):
连你都开始进场的时候,牛市就要结束了:
你就应该干看着,啥都不买……到了熊市,等到大家都骂娘的时候,再开始买买买!
其实,一上来就错了,并不是很罕见的事情,恰恰相反,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你想想吧,连我们的人生都非常不严肃……崔健就在歌里戏过这件事儿:
(忽然来了一个机会, 空空的没有目的)——就像当初姑娘生了我们,我们没有说愿意……
我们的人生充满了荒谬,所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荒谬的世界,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有巨大的帮助和巨大的现实意义。
交易,本来是人类社会中最本质、最普遍的行为。可惜,也不知道为什么,几乎全球所有的普及教育、高等教育都默认它不是一门必修课一于是,一代又一代的人,命中注定一样,前仆后继地“亡羊补牢”。
可惜。很多“韭菜”只有一只羊,所以,从来都没有过“羊牢”,所以,他们的羊死了就死了,“补牢”这事儿对他们来说是完全不存在的机会。
于是,你跟我一样,一进场就犯了个大错,不知道牛市即将结束,激动地“买买买”,全然不顾那是被牛市打了催肥激素的价格,看着眼前的“利润”甚至觉得自己的智商都在飞涨……然后,然后就被“套牢”了……怎么办?
环顾一下四周,你就明白了。还有个比“一进场就买买买”更可怕的错误!是什么呢?是:
一进场就把自己的钱花光了!
当然,还有更可怕的,就是“一进场就连借来的钱都花光了”!人越穷,赚钱的欲望就越强烈,所以常常不惜铤而走险。
如果你运气好,那你会像我一样有翻身机会:
虽然被套住了,但依然有钱可以慢慢花,于是,在其后漫长的熊市里,依然有机会降低成本建仓。
所以,“亡羊补牢”是有前提的:
你有的不仅仅是亡掉的那一只羊;
除了它之外你最好还有很多只羊;
因为你有很多只羊,所以你过去就建过“羊牢”;
所以,你虽然“亡羊”了,但还有机会去“补牢”;
所以,一旦“牢”补好了,你可以管更多只羊;
所以,最初的时候亡掉一两只羊,对最终结果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所以,“亡羊补牢”的“韭菜”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很简单啊:
还有钱的话,就慢慢补仓;
钱不够的话,就在场外拼命赚钱。
人们常常用短期和长期来区分“投机”和“投资”,这是很肤浅的。投机也可以很长期,正如投资也可以很短期一样。人们对投机抱有贬义,对投资抱有褒义,也是普遍错误而又肤浅的想法。你说“失败的投资”和“成功的投机”,哪一个更好呢?所以,使用“长期”或者“短期”来定义的概念,无论是“投机”还是“投资”,都不是我会使用的。
我个人是这样区分投机者和投资者的:
投机者拒绝学习,投资者善于学习。
交易之前,认真研究,深入学习;交易过后,无论输赢,都要总结归纳,修正自己的观念和思考,以便完善下一次的决策——这么做的人,在我眼里都是投资者,哪怕他们是“快进快出”。
“韭菜”是什么样的呢?他们不学习,他们不研究,他们鼠目寸光,他们怨天尤人……这样的人,在我眼里无论有钱与否,无论智商高低,都是“失败的投机者”,是千真万确的傻X。
如果你发现自己必须向别人咨询,或者必须“打探小道消息”才能决定交易的方向,那么说明你竟然真的就是一根所谓的“韭菜”,因为你全然不懂自己正在做的交易……如果这个时候,你竟然不自己去学习,自己去研究,不想着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那么,你甚至就是一根“没有修养的韭菜”。
亡羊补牢,这个词中的“牢”,其实最终就是你的“见解库”“知识库”“决策机器”。
“在牛市尾巴进场”,是绝大多数人的宿命,没啥可抱怨的,又因为是既定事实,所以也没有什么办法去逆转。然而,因为无知进场,又因为无知退场,这是最凄惨的结局。虽然是因为无知进场,但正是因为已经经历了无知的下场,所以玩命地把自己变成一个有知者——这才是明智的选择,不仅明智,这才是强者的选择。
做一个强者。这是所有优秀交易者的信仰。也应该是一个“新手”,或者“新韭菜”必须树立的观念,只有这样,将来才不会“依然是一根韭菜”。
思考带来决策,决策带来行动,行动改变命运——这是大实话。
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遭遇做出一个清楚的解释——不是对别人解释,而是对自己解释。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要“讨个说法”。如果,对自己的遭遇无法解释得清楚,就会很难受很难受。
在医院里,每个得了绝症的患者,都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自我解释”时期。“为什么生这个病的偏偏是我?!”这是一个无比痛苦且无比艰难的自问。虽然可能明明是个概率问题,但,“为什么偏偏是我?!”折射的是每个不幸者的不甘。
读中学的时候,你也可能观察到这样的现象。班里有些面貌丑陋的女生,对“自己从未收到过情书”的解释是这样的:“我可不是那样的人!不像那些狐狸精……”虽然旁观者清,但她们自己却对自己的解释深信不疑。然而,这样的解释真的除了能让自己舒服以外,一点副作用都没有吗?事实上,副作用很多很多,比如,除了让自己不真实之外,甚至可能为了让这样扭曲的解释更站得住脚,她们会不惜用各种手段去折磨、诬陷那些她们口中的“狐狸精”,虽然那些“狐狸精”除了长得更漂亮之外一点错都没有……当然,更惨的,并且她们自己可能永远不知道的是,正因为她们实际上的扭曲,所以,她们将来找到的另外一半,也必然是扭曲的。
据我观察,所有的韭菜都认同一个实际上错误的观点:
所谓的交易,是一种“零和游戏”。
也就是说,他们相信自己赚到的钱,是别人赔掉的钱;或者反过来说,他们自己赔掉了多少钱,一定被别人赚走了同样数额的钱。
这就很矛盾了。当这些“韭菜”愤怒地声讨“割韭菜的家伙们”的时候,他们本质上在气愤的是什么呢?看来,他们真正恨的,并不是他们口中的“割韭菜”;他们真正恨的,逻辑上来看,只能是“为什么割韭菜的不是我?!”。如果有机会“割韭菜,,,他们一定不会手软,因为这是他们认定的“零和游戏”,所以,谁都是韭菜,谁都是一个命:要么当韭菜被割,要么割别人的韭菜。
他们错在哪里了呢?
他们全然忽视了交易市场里最大的一个作用力:经济周期。或者通俗点讲,就是牛熊交替。
在牛市里,绝大多数人都赚到钱了,少数人赔掉的金额,全然抵不上那么多人赚到的总数;到底哪一根韭菜被割了?在熊市里,绝大多数人都赔钱了,大量的人赔掉的总金额,是少数人赚到的总额的无数倍,谁在割韭菜?
所以,这根本就不是“零和游戏”!
事实上,在牛市的尾巴上,无论是谁,买到的都是打了激素催肥了的价格;在熊市的尾巴上,无论是谁,买到的都是骨瘦如柴嗷嗷待哺的价格。
公开的交易市场上,没有人能拿着枪逼你交易:每个人都是自愿的……可为什么自愿买的时候欢天喜地,后面就开始呼天抢地了呢?我们需要一个解释。对,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给自己一个清楚的解释,用来解释自己所面对的尴尬。
你是想要一个正确的解释呢,还是想要一个让自己感觉舒服的解释?
正确的解释。会引发你下一步正确的选择和行动。让自己舒服却肯定不正确的解释,除了让你短暂舒服之外,因为它不是正确的,所以必然只能带来各种“出人意料”的副作用……你到底要哪一个解释?
正确的解释很简单:
我们买入的时机错了。
“时机错了”是最本质、最合理、最有指导意义的正确解释,甚至应该是唯一的合理解释。
另外,稍稍成长了一点的你,从此就明白了:以后,绝对不要参与任何零和游戏——这比赌博还浪费时间!(要知道,在现实里,公平的赌博其实是不存在的,为了保证公平,或者说,以公平为手段,所有赌场都设计了庄家赢率。)
一切的礼貌与修养,本质上来看都是深入思考的产物,跟说不说脏话没关系——正如之前我们发现用学习与否分辨投机者和投资者更准确一样。
一个人如果思考错了,或者思考方式错了,那么就会瞬间变成真正粗鄙的家伙。参与真正的零和游戏的人,拼的是“我比对方强”,赢了爱怎样就怎样,但“输了得认”。
那些把非零和游戏当作零和游戏玩的人,完全不知道自己从一开始就错了。所以,他们的下场几乎只能是这样的:
原本还有一半的概率可能会贏;
但由于理解错误所以输的概率被大幅度提高;
对于输赢的解释全都是错的;
解释错了,就会在下一步判断错;
于是下—步的输赢概率再一次全被自己扭曲;
所谓的韭菜宿命就这样被铸造了出来;
所以,韭菜最终都变成了充满了怨念的人——自己给自己拢来的怨念……
真相是什么呢?
无论在什么时候,买卖都是由双方配合完成的。买家虽然有买的意愿,如果没有卖家,他是买不到的,无论出价高低。反过来,卖家也一样,如果没有买家,他也是卖不出的,无论出价高低。
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交易参与者的思考、判断、需求、结论如若完全一致的话,是不可能有交易出现的。本质上来看,一切的交易,都是思考不一致的结果。也就是说,交易参与者必须找到与自己持有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的人才能完成交易,否则,就只能是“挂单”在那里,等着结论不一致的人到来……
所以,一旦交易完成,双方都应该感激对方才对,为什么要互骂呢?谈不上感激,也至少要感谢一下吧?所以,思考深入的人有着天然而又真诚的礼貌:
空军(卖家)和多军(买家)擦肩而过,互道一声珍重……
本来生活在一个很美好的世界之中,仅仅因为一念之差,韭菜们就生活在自己创造的一个阴暗角落之中。这也是奇观了吧!
有一篇论文里,某心理学家得出了结论:这世界没有什么坏人,只有好人、笨蛋和病人。在我看来,很多病根本就是笨出来的。当年,读完这篇论文,一下子觉得世界“变得”更阳光了!
成功的交易者永远是极少数。极少数的他们所具备的共同特征就是,他们不为表象所动,他们喜欢探究表象之下的实质。
“研究透价值所在之后决定是否买卖”,和“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下手之后发现不对再去研究价值”当然有着天壤之别,随后的结论和结局都迥异至极。
这真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因为聪明和愚蠢,竟然不是被天生因素所决定,决定它们的竟然只不过是“顺序”……跟下棋一样,先走什么后走什么,最终决定输赢——双方的棋子数量一模一样,棋盘也是对称的,但最终就是有输赢,被什么决定?竟然只不过是顺序。当然,“顺序”有很多其他的称呼,比如“策略”什么的。
如果,你的所谓“宿命”起因在于你交易的时机错了,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肯定不是去“寻找价值”。每一把锁都有属于自己的钥匙,万能钥匙是绝大多数人手里根本没有的东西。就算心急也绝对不能乱投医——这是常识。
你在错误的时机做了交易决策,那么其后最正确的对策是什么呢?
很简单啊:
等待下一个正确的时机!
在正确的时机面前,哪怕连“价值”这个宝贝都显得弱不禁风、无能为力。所以,仔细观察一下吧:那些盲目相信价值投资的人,只能为自己的错误理解、错误决策默默地买单。
如若你之前没想到的话,也不用自卑,要是这种事情需要自卑的话,我自己早就自杀了——因为我进入交易市场了好几年之后才开始正视“价值投资”的缺陷:
虽然它是对的,但它只能解释一小部分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