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的经济学课》笔记-000-002

2018-05-07  本文已影响0人  张常德

000.地道的经济学思维——让你更加理性、悦纳和进取

经济学是以研究陌生人互动规律为己任的学问。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着四大基本约束:东西不够、生命有限、互相依赖、需要协调。它们既是人类的边界,也是人类突破边界的驱动力。为了适应这四种基本约束,人类社会衍生出了种种现象和制度安排。随着社会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早已超出短距离的人际关系范畴,使每个人都身处在大规模的陌生人协作系统当中。例如淘宝、美团、滴滴、Airbnb、BTC等等。

但人的认知和判断却仍停留在习惯以直觉的方式来驱动,这会导致我们认知上的局限,就如夺冠的赛马对赛道的设计一无所知。如果我们想要做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明白人,摆脱直觉和经验的控制,了解经济社会运行的规律,打破自己多年积累的常识和定势,对这个由海量陌生人紧密连接的社会作出恰如其分的反应,应该学习点经济学。

明白了背后的规律及本质,才能学会理性地把愿望和结果分开来,放下抱怨和指责,悦纳不完美的结果,并且不断进取。

001.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经济规律

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即使在管制严厉的战俘营里也是一样的。因为需求不一样,光靠爱心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是不够的。只有通过市场交易,才能公平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物质的总量哪怕没有发生变化,只要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交易,幸福就能够无中生有地产生。

有了交易就有信息不对称,就会有中间商(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将来可能会有很多的中间商会消失,交易的效率将会得到提升)。

有了市场就会形成价格,就会有价格波动。有了交易就会产生对货币的需求,当然也会产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在战俘营里也有跨境交易、户籍制度、舆论压力和仇富情绪,这就是战俘营也具有了外部性,里面的现象和外面所发生的现象就存在一致的地方。

如果经济学可以解释战俘营里面的现象,那它一定可以解释战俘营外面的经济现象,可见经济规律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起作用。

002.马粪争夺案——公平背后是效率的考量

1869年,在美国有两个人在马路上检马粪,他们从下午6点开始干活,一直干到8点,在马路上堆了18堆马粪。由于太多拿不动,决定回去第二天拿车过来取。由于没有做任何标记,结果在这期间被其他人给拿走了。于是这两人把拿走他们堆的马粪的人告上了法庭,如果你是法官,你好怎么判?马粪的所有权是属于马的主人,还是马呢?是属于堆马粪的人还是属于公家的呢?还是先捡到先得呢?

马粪属于谁,现在看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判决的结果对后代人的影响,已经对后代人行为规范的影响。如果聚集了人类劳动的财富得到尊重和保护,人们保护财产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就不用很大,就不会抵消财富本身的价值。这样人们才能积极地去创造财富、积累财富。

能让社会里的每个人都积极地创造财富的规则,才是公正的规则,能让社会存活下来的规则,才是公正的规则。例如马粪所有权的判决规则,对后代人产生的影响。实际上是效率决定了公平,公平的背后是效率的考量,不仅是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效率考量,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长远发展的效率考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