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随笔散文成长励志

人必要有某种支撑的力量,才可稳稳地走下去

2019-05-09  本文已影响0人  驿路笔记

文/素履

人必要有某种支撑的力量,才可稳稳地走下去

@ 关于祈祷

愿你有勇气接受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耐心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去分辨两者的不同,有宁静的心去面对它们。

——原文引自《塔木德》

感觉脆弱的时候,不妨用这句话祈祷,那心底的声音,必能给你力量!

《塔木德》里所记祷语:

“主啊, 求你赐我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求你赐我耐心去接受不能改变的,求你赐我智慧去分辨哪些可以改变、哪些不能改变.”

主啊,求你赐给我:

宁静的心来接受我所不能改变的事;

勇气来改变我所可以改变的事;

智慧来分辨两者的差别.

Lord,Grant Me: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今天看到这段文字,我又想起当时离开公司前,上家单位的李总曾送我同样的一句话:

愿你有勇气接受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耐心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去分辨两者的不同。慢慢地我才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一个人一生的成长,不只是自己学习与历练,更多的还来源于遇见的人。

感谢曾经的遇见!

@ 关于自由

看到群友发的一段文字:自由是孤立的可能性。只有你离开了人们,感到无需为了钱,或者为了合群,或者为了爱情、光荣甚至好奇去追寻他们,你才能获得自由——那些事情没有哪一件可以得到宁静和寂寞的滋养。

我想,我们所占有的事物,同时也占有了我们。两者都不得自由。

当然,人们也仅仅可以拥有相对的自由。

@ 关于贫穷

午间吃饭,刷到梁实秋先生的一篇散文《人越穷,越靠近他本身的成色》:“人生下来就是穷的,除了带来一口奶之外,赤条条的,一无所有,谁手里也没有握着两个钱。在稍稍长大一点,阶级渐渐显露,有的是金枝玉叶,有的是“杂和面口袋”。但是就大体而论,还是泥巴里打滚袖口上抹鼻涕的居多……”

先生的语言平静有力,仔细想来,不得不认同他看得透彻。我们生而一无所有,随着往后时间推移,阅读与日俱增,资质各有差异,努力程度也不同……这才慢慢拉开差距。

先生说,“人越穷,越靠近他本身的成色,其中毫无夹带藏掖。”

我仔细琢磨这句话,理解为,人越接近一贫如洗,大抵可以“返璞归真”,还原到生来的“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也就什么都不在乎了。

然而,这个时候的价值观已形成,绝不可能再如婴孩般纯粹。态度又将“穷”者加以区别:

以“穷”自居,渴求怜悯,或是一穷到底,渐而连尊严、骨气也渐渐弱下去,就此一蹶不振、沉沦堕落,这大概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结果。

“穷不是罪过,但也究竟不是美德,值不得夸耀,更不足以傲人。”这是梁先生的总结,也是对我们所有人的告诫!

穷,是个相对而言的概念,也是个可抽象可具体的概念。但凡比下有余者,稍有比上不足,这就显露出自身的“穷”了。

身体的贫穷尚且有法子,思想的贫穷才要真的一败涂地。所以,物质不足以长志气时,心智一定要足够强大和清醒,以求得生命的平衡。

人必要有某种支持的力量,才可稳稳地走下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