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小收集随笔散文今日看点

马背上的Godiva夫人:什么样的世相,才能让我们释然?

2016-08-14  本文已影响41083人  在下行之
( 图片来自网络 )

文 | 行之

以上的图是一幅诞生于1898年的画作,名为《马背上的Godiva夫人》,出自英国画家约翰·柯里尔之手。原作如上,而我第一次看见这图的时候,是异化后的版本:

( 图片来自网络 )

图还是同一张图,但是马上的女人多披了一件袈裟。这张异化后的图是一个公众号的头像,名为“新世相”,这个号在自媒体界有很不错的影响力。

对于新世相,第一次看到它的头像,油然生出一种反感。弄一个裸露的女人骑着白马,还披一件袈裟,几个意思?当时只觉得这个号是哗众取宠,为了吸引眼球,在头像上出此下策。

就算不论这些,单是这浓浓的西洋画风,硬搭上袈裟这种东方式佛教符号,怎么看都有点荒诞与违和。

但几个月后,我的看法有了很大的逆转。一天晚上,我和一个朋友微信聊天。我把这幅异化后的画作发给他看。我说,这是一个公众号的头像,它叫“新世相”,用这个头像的人,是个高人。

他问我何解。

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故事再度展开来说,是这样的:

从前有一位英格兰盎格鲁—萨克逊的优雅的贵族妇女,是麦西亚伯爵利奥夫里的妻子,人们称其戈黛娃夫人。大概在1040年,戈黛娃夫人的丈夫利奥夫里克对其统治的考文垂市市民民们强加重税。戈黛娃夫人不忍见市民劳苦,不断的向丈夫求情,希望减免繁重税收。

伯爵认为戈黛娃夫人妇人之仁,坚决拒绝了她的请求。但戈黛娃夫人软磨硬泡,伯爵终于有一天不耐烦,怒道宣称:你要是能全裸骑马绕城一圈,我就减免税收!

这是个典型想以提出非分要求,来压制请求者的套路。在伯爵看来,戈黛娃夫人这样一个修养得体的贵妇,要她裸体出行,简直是天方夜谭。既然她不能答应,便不能再来烦他。

但故事的转折就在于,戈黛娃夫人真的就宣告全城,然后褪去了所有华服,全裸地骑上了白马,走上了大街。

那一天,戈黛娃夫人一丝不挂,只能靠一头长发蔽体。而全城的人,心疼戈黛娃夫人,所有人闭门不出,紧拉窗帘。偌大的考文垂市成为寂静空城。

戈黛娃夫人骑着白马,绕空城走了一圈,回去后,伯爵兑现诺言,减免了全城税收。

据说,整个绕城骑行中,只有一名裁缝师Tom违反了契约,在窗子上凿了一个小洞,企图偷窥戈黛娃夫人,但很快,他的双眼便瞎掉了,这个人后来成了英语偷窥狂(Peeping Tom)一词的由来。

这个故事,就是约翰·柯里尔画作《马背上的Godiva夫人》的由来。

当我知道这个故事后,新世相的头像就不再那么让我感到辣眼睛了。

那晚我和朋友就这张图聊,什么是世相?

“世相”一词,在佛经里作世间相讲,现指社会的面貌、情况。都是对客观世界所作的统称。

朋友说,现在的世相,比如权势、金钱、裸女,各种逸闻。

我说,这些都是世相,夫人裸体也是世相,但城民心疼夫人,敬重她,都不去看她。那裸不裸体,有什么区别呢?这也是世相,这是世相里最美好的一部分。

说到这里,我们隔着微信相互了然。

朋友说,现在的世相,如果有裸女,很多人都会说,看,快看哪!

或许,这便是“新世相”吧。

一个名叫新世相的公众号,用这样一张图做头像,似乎有那么点讽刺的意味。似乎,还蕴藏着那么一点无奈与追求。

那么异化的图是在《马背上的Godiva夫人》戈黛娃夫人的身上披了一件袈裟。我理解的,这应是有意而为的,图中的夫人是裸体的,作图的人给她披了件衣服蔽体,是为尊重。而为什么要披袈裟,袈裟象征佛学,佛学所经常强调的“渡人”,不正是戈黛娃夫人为减免痛苦委屈自己的精神写照。

所以袈裟虽然出现得违和而荒诞,却并不难堪。

——但是如果失去了图背后的故事,那么这张图就不过是一个裸女披袈裟,骑白马,不伦不类的笑话。像是个骗眼球的黄段子而已。

图摆在这里,当禅还是当段子,随你了。用图人的用心,想来妙趣横生。所以我说,仅凭一个头像,已是个高人。

如果我还不知道这背后的故事,我还是会对这张图嗤之以鼻。这令我再一次意识到,在无知的时候妄断他意,是极其愚钝的事。尽管此后的领会,可能会有过度解读,会有偏向解读,但比隔纸观天,仍要好上许多。

发呆的时候,望着天空,望着明月,望着脚下流水,会想,究竟什么是世相?

众生之相,人性使然,永修无止。如大风,不可破,不可逆,可以被其摧毁,也可以乘其而上,观其皓月长空。

忽而某一天,阳光和风都好,对着山水一笑,还是那句诗写得好: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2016-8-14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