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圈子-写作圈第3期

【写作圈W3B】无关对错

2018-08-05  本文已影响316人  沛菀

假如你一生如果只做100件事(真实现实是无数件,无数的选择),你都选择了超我、高尚的一面,俗点就是你都做了好事,那你是圣人。

然而人非圣贤。

就算孔子,可能做了99件好事,他也曾杀死过自己的政敌,也用的莫须有的罪名。

下面也就来说说,孔子的故事。


《史记·孔子世家》里:孔子那年已经56岁,被鲁定公封为大司寇,行使着丞相的职责。少正卯是鲁国的一个大官,因为“乱政”,所以被孔子所杀。《荀子》里详细记载了孔子诛杀他的理由,比较详细: 孔子曰:“居!吾语汝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得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故居处足以聚徒成群,言谈足以饰邪营众,彊足以反是独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不诛也。是以汤诛尹谐,文王诛潘止,周公诛管叔,太公诛华仕,管仲诛付里乙,子产诛邓析、史付。此七子者,皆异世同心,不可不诛也。《诗》曰:‘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小人成群,斯足忧矣。”

罪名就是:“居心阴险、处处迎合人的意思。行为邪恶,不肯接受劝告。说出的全部是谎话,却处处坚持说的全是实话。记忆力很强,学问很渊博,但知道的全是丑陋的事情。自己的错误,却把错误润饰为一件好事。”

《荀子》里说的很明白,少正卯是一个兼有“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的家伙,在孔子看来,这五个特点只要有一个就足以砍头杀掉了,何况少正卯五个兼具呢!

这些罪名是否成立,或是足够杀头,不好说,但对于异己,剥夺说话的权力确实事实。

其后的历史,学者普遍认为:如果了解了孔子一生的追求,也会感觉他的诛杀一点都不为过。孔子孜孜以求地想为官一方,想要像“周公”那样辅佐朝政,想想吧,孔子总是感叹“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他做梦都在想象着能像周公那样干一番事业,周公是他的榜样,是他毕生追求的理想角色。他把诛杀少正卯,看成是“殷汤诛尹谐、文王诛潘正、周公诛管蔡、太公诛华士”一样的行为。但孔子一生坎坷,官场不顺,他自认为已经具备了为人所用的一切条件,可没有任何国家愿意诚心诚意地任用他。所以,当鲁定公一时兴起,起任孔子担任官职,并让他行使丞相职责的时候,孔子大喜过望。孔子平常总教导弟子要“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而这次他“有喜色”(《荀子》《史记》中的记载)。弟子诘问他这不是跟你平常说的恰好相反吗,孔子捋着胡须,眉飞色舞地说:“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意思是,世上最快乐的事情就是让低下的人 显贵,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言外之意是,自己潦倒多年,终于被委以重任,这难道不值得快乐吗?孔子雄心勃勃地想要干一番事业,于是就想着要恢复仪礼,这下有了机会,千万不能放过,一定要好好施展拳脚。于是,孔子就想把诛杀“乱政者”少正卯作为一个信号,就像商鞅“移木立信”那样,告诉全国人民必须遵循礼仪,不许有二心。也许,孔子早就对少正卯看不顺眼了,一个妨碍他治理国家的人,而且是一个口才很好影响力极大的人,当然要选他作为目标了。可以说,孔子诛杀少正卯有杀鸡儆猴、以儆效尤的效果。果不其然,在孔子的治理下,仅仅三个月,鲁国呈现出了新面貌,“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於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卖东西的童叟无欺,男女在大路上分着走秩序井然,来自各国的游客在鲁国也不会受到欺负,鲁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发展景象!甚至,连大国齐国都感到震恐了,“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鲁国这么下去,总有一天会变得强大,总有一天会吞并齐国!于是,齐国准备大举进犯鲁国,这时,齐国有大臣站出来说,要不先用用美人计?于是,齐国给鲁定公送了八十个大美女,鲁定公果真中计,沉湎女色,朝政荒芜。孔子伤透了心,“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愤而离去。孔子的宏图大志终于化为幻影,鲁国成了他的伤心地。

后世的苏洵、苏轼父子文字中皆有对此次事件的评价。苏洵在《管仲论》里认为孔子诛杀少正卯充分体现了他的预见性,灭之于萌芽状态,他借以批评管仲在生前虽预见到易牙、竖刁和开方的奸邪不可用,却没有在生前诛杀之,没有引荐贤者继承他的事业,留下了后患,导致三个佞臣当道,国家大乱。而苏轼则跟他老爸的意见不一样,大概是看不惯老头子整天绷着脸一副教训人的样子吧,苏轼是这么说的:“此叟盖自知其头方命薄,必不久在相位,故汲汲其未去发之。使更迟疑两三日,已为少正卯所图矣。”苏轼对孔夫子不太敬重,语含讥讽,认为孔子是为了不被少正卯所杀,才先发制人诛杀之,把此事完全视为一场政治斗争。但也让人从诛杀是否合理的讨论中跳了出来,避免空洞地讨论义理,而从其实际处境上考察。

(引用,来源百度)


那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什么又是圣人?

圣人有是否因此被道德绑架?

可见,所谓圣人,不过是一个道德符号罢了。

记得《烈日灼心》中有这样一段话:“你知道什么是人吗?在我眼里,人是神性和动物性的总和。就是它有你想象不到的好,更有你想象不到的恶,没有对错,这就是人。”

所以,何必谈圣人,何必讲对错呢?

因为,我们不过是人,不是神。


哼哼哼,我就是要辣么任性,

对我好的,就是好人,对我不好的,就是坏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