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那些文体活动(23)
我又回来了!!把这个主题重新放回简书里。
在上一篇,我说受到周国平的《宝贝,宝贝》的启发,想把孩子们的训练记录统统搬到线下,作为私人日记。尝试了一个月,又意识到这根本是两码事啊!
首先,周先生记录的是新生儿日常,从孩子出生到五岁左右的变化,是一场场惊人的表演。今天还只会用小手掌摸摸爸爸的胡子,明天可能就用手在纸上拍打出一张色彩缤纷的画;这周还只会说——我喜欢吃西瓜,下周就能冒出来一句——打开西瓜看电影,这样”耐人寻味“的童言童语。(这几个例子是我编的,不是书里的。)
那么,我这边呢,两娃的文体成长活动啊,和看证券大盘差不多,我不炒股,可看周围炒股的人和我家两孩的文体教育有太多相似的特征,局面神秘模糊,效果若隐若现,人不倒就不知道最后的赢家,看似个人拥有无限可能,其实主要靠的是个人之外的因素,各种盈亏、强弱是说给听众的,骨头里的盈亏呢,甚至无法找到一个恰当的度量单位。
第二点不同呢,是记录者的主动权不同。周先生是在折一张白纸,折出一个小船,哦,小船放水盆里漂起来了,哎呦,又沉下去了,那不如再换种折法!大人折得开心,小童跌跌撞撞得自然!
我这边呢,是在折两个已经有强烈自我意识的顽童,两根棍子。谈艺术做运动,去哪里?怎么做?和谁?都不是我能左右的,一月又一月,驱车劳顿,明争暗斗,虽然确实我们母子亲密无间,可我的心里实在是烦闷得要死。机构老师说:"孩子的坚持,其实就是家长的坚持。" 帮助别人去坚持?好吧,自己搞的孩子,自己来坚持。可依我的脾气,其实也高兴不起来。
我发觉,在线上处理这类边角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但若把它们堆到家中角落,你看,夜深人静,我自己闷头挑挑拣拣,简直是在破坏我的夜晚,糟蹋了我的宁静。
再读一遍奥古斯托·蒙德罗索那个著名的最短小说《恐龙》,只有一句话:
“当他醒来时,恐龙仍然在那里。”
这明明就是在说我家的那些文体活动啊!把恐龙摆在自己床头没什么意思,还是放它出来,站着吧。简书不锁、不当机,恐龙就在这里,这也是一个床头。
把这几个月的垃圾陆续放放吧。先来第一小段。
这是一个怪异的冬天,一个生死交割的春节。无需政府强制下令,运动和艺术馆都主动停止营业了。有人已经病了,有人还在等,每个人都知道病毒即将来敲门。不少人病好之后,再去健身房时会感到无力,气喘吁吁,也有人确实因为过快重启运动而引起了更严重的疾病,甚至死亡。
这一下,运动这件事就更难了。大氛围,让我们偏向于保守,而小环境里,没完没了的网课已经把我的带头运动劲头磨没了。
孩子们腻烦了和我在家里利用各种小器械运动,我也腻烦了嘴不停地鼓励着孩子们。没几天,就换上爸爸成领头人,但顶多能带动弟弟,而姐姐对这种家里的简单健身器械早就提不起兴趣。
爸爸出差的时候,也把任务布置给弟弟,比如仰卧起坐多少个,开合跳多少个,拉伸等等,前后坚持了一个月(其实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
学龄期的孩子,更需要一个和同龄人社交互动的环境,让他们总在成人中蹦蹦跳跳,是一种扭曲的场面。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爸爸带着两个儿子在小区的露天篮球场运动。两个孩子从楼门跟着爸爸一前一后走出来,始终耷拉着头,谁都不说话。到了篮球场,一个孩子的情绪似乎很快就调动起来了,没投几个球,爷俩开始有说有笑地切磋起来。
我停下来看,并不是想看他们比赛,只是感觉此情此景无比熟悉,共情之心不仅落在爸爸身上,更落在了另一个孩子不那么开心的孩子身上。那孩子,始终闷闷不乐,脚拖着地,嘴角恨不得也拖到地上了,他慢悠悠地运着球,球被爸爸拦截住,他也没觉得是挑战,一手插在裤兜里,速度比散步快不了多少。那位爸爸不断地招呼着不开心的这个孩子,可毕竟是强迫出来的运动,有点游街示众的气氛。
面对大孩子,我们家长不可能充当五好老师,正如孩子面对我们,也不能是个五好学生。渐渐地,爸爸和那个比较积极孩子有了一对一的交锋,而另一个男孩,彻底停下来,坐在旁边的长椅上,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车辆。
这个一月,我也很无力,总是不由自主地观察着别的父母。
相比运动,艺术活动就简单多了。画画、听音乐、随手摆弄一下乐器,如同饿了就吃饭,不饿就喝点汤,挺自然的。
有意思的是,我丈夫开始学二胡了。这是一个重大事件,直接影响了邻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