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何为“有用”

2020-08-27  本文已影响0人  读美者

这篇文章,是由于一个问题而生。

这个问题的原本是:

“现代人都打字为主了,很少需要写字。书法练来做什么用?”。

其实,您有没有发现,

从来没有人问过同样结构的另一问题:“挣钱有什么用?”。

因为这是不言而喻的。

如此,可以确定,其实,书法对于民众,书法的熏习,对于民众,没有现实生存的意义。

例如,熏习书法,对于一位应届毕业生而言,不如学习办公软件的实际的技能。

先有一个建议,如果是一位有读书习惯的人,

建议可以去读一下边沁的书。了解一下实用主义,实效主义。

所以,这个问题,其实与近三十年来,

国民的整体的意识是有关系的。这其实是白猫黑猫问题。

话讲回来。

这个问题里面,隐藏一个意愿,即,

将书法视为技能,是用于现实生活中,写字的展示。

在过去必须动笔写字,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

即使只是签字的情况下,至少书法还有一点实际的效用。

那,当代呢?

所以,必须回答,书法的熏习,

在当代生活中,确定,是没有实际效用的。

如果必须讲它的效用,除了什么养生啦,什么静心啦,

等等的很多已有的论述之外,其实,至少有一个,是可以讲的。

书法,是一个较为忠实的,可终身为伴的,精神宠物。

养宠物有什么用?又费时,又费神,又拖人,

甚至旅游都很麻烦。那为什么,那么多人养宠物?

是的,是一个精神的陪伴。

购物是一种精神满足;追剧也是;刷音也是。

宠物无法陪伴我们一生。

而书法,如果它的熏习是持续的,它一定不是源于一种自我的要求,或是坚持。

它其实是源于一种需要。

需要它。

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惊恐。

七情之下,皆可作书。

得一新鲜蔬菜,记一下,于是,有了杨凝式的韭花帖。这是喜。

流觞曲水,行令作诗,酒酣叙之,于是有了王羲之的兰亭序。

沉痛之中,颜真卿疾书祭侄文稿,这是怒。

花香入座,令人转念,于是有了黄庭坚的花气熏人帖,这是思。

因此,七情之下,均可作书。

挥墨之间,怀抱释然。精神宠物,不外如是。

四川话有一个词,叫做过场。确实,文化,是一种过场。

它并不是必须要所有人都要去进行的一种活动。

因此,每每有人欲启书法熏习,

其实第一个问题,是应当自问,而不是问他人的,

这个问题是:“我为什么,要熏习书法”。

而且,可以隔一段时间,就加以自问。

因为答案即在问题之中。

……………………

艺以格物,审美致知。

艺术,鉴赏,收藏观。

在|读美者|,您将与

具有真切品质的艺术阅读,经年为伴。

(读美者保留所有图片与文字的版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