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变得更好

2024-02-14  本文已影响0人  荷笑笑

经常有人说: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当我们说出这句话时,其实是走在自己的路上,拒绝听取其他的意见。

原因是,作为理智的骑象人和作为情感的大象,都有各自的主张。可大象的力量要大得多,这也是我们前面所讲的,大象的特点之一。

我们常说:让改变发生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两个词的顺序是很有讲究的。你得先让大象有所触动,它才能听得进去道理。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老师跟学生沟通时,说的口沫横飞。学生就用他的沉默来表达他的态度。或者是来一句,"老师,道理我都懂。可是我就是不想改变,我觉得是你不够理解我……”

沉默是一种软对抗,当他说"道理我都懂"的时候,他其实是在说:"你说的道理我不想听。"他已经把道理放到了很远的,跟他无关的位置上了。这是一种听不进去,更让人无可奈何德对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书中说,肯定是没有触动他的大象。

当然我也明白,改变需要情感的触动。如果没有情感认同,就不会有改变的发生。

大象既容易被焦虑、恐惧这样的消极情感触动,也容易被爱、怜悯、同情、忠诚这样的积极情感触动。

可是,到底怎么才能激发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并带来改变呢?

越自责,越放纵

人们习惯的方式,是用焦虑恐惧,也就是用恐吓的方式来促成改变。

原因是,焦虑和恐惧的力量最强大,最容易被激发和控制。比如:

在学校里,老师用批评来让学生听话;

.在工作里,公司用末位淘汰制来让员工努力干活。

我们也总是习惯用自责的方式来给自己压力,觉得这样能促成进步和改变。

每次面临改变的时候,我们都会分裂成两个自我:一个上进、正义的自我,一个堕落、邪恶的自我。

上进的自我总是责备那个堕落的自我,而堕落的自我,经常会无地自容,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你要知道,那个你责备的自己,也正是那个要承担改变责任的自己。如果你都已经把自己骂得士气低落了,那你还哪里有勇气和力量去改变呢?

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对自己提高要求,而在这种高要求背后,你对自己究竟是厌恶,还是爱和期待。只有后一种感情,才是触动大象改变的力量,才能让人真正唤起改变的力量。

之前,我可能不会太明白这一观点。可是今年,在我的实际教学中,我体会到了被批评被指责被怀疑带来的沮丧,这种负面的情绪场,足以摧毁掉你的自信,这种批评并不会让你焕然一新,它让你更加迷茫沮丧,甚至因为愤怒,而让你自暴自弃。

我忽然就懂得了,我跟学生沟通时,应该说:你可以变得更好。而非:你怎么这么差。恐吓的方式,并不能让我们获取正向的能量。自卑自责焦虑会影响我们的创造力。

我想,我们需要坚信:我可以更好的。坚定才能创造奇迹,坚定才能心智平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