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火
35年前,在马岭中学的校园里,总能遇见一位五十岁左右高高瘦瘦的老师,老公看见他,总会笑着称他“老下”,我误以为他姓夏,就对他说:“夏老师好!”他听了,“呵呵”地笑了两声,对我说:“我姓张,叫我张老师。”我十分迷惑,回过头用探寻的目光看老公,他却笑而不答。
原来,“老下”是张老师的绰号。有一年,他们学校组织了教职工拔河比赛,张老师所在的后勤组和理化教研组进行比赛,双方势均力敌。在对抗过程中,对方逐渐占了上风,眼看张老师他们队就要输了。担任指挥的张老师咬着牙,大道喊道:“同志们,一起用力往过拔,要下死决心,争取胜利!”听到了张老师那振奋人心的呐喊,后勤组的老师们浑身像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一起用力,终于赢得了胜利。
为了激励队员奋力拼搏的斗志,张老师顺口把“下定决心”改成了“下死决心”,惹得在场的人不由得笑出声来。从此以后,有人给张老师起了个绰号---“老下”。和他关系好的老师见了他,总会亲切地称他“老下”,他也不恼。时间长了,这个绰号就被叫开了。把他称为“夏老师”的不止我一人,他们学校新调入的教师也曾误以为他姓夏, 叫他“夏老师”,他听见总是哈哈一笑,给人解释自己是“张老师”,不是“夏老师”。
张老师不是本地人,他师范毕业后分配到我们当地乡下任教,担任过农村小学校长,中学总务主任。由于家庭成分问题,张老师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他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他性格耿直,大公无私,不占公家一分钱的便宜。凡是和他一起工作过的人,都对他交口称赞。
在张老师的教学生涯中,他的大半生都在马岭镇几所学校任教,他的教学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每上一节课,课前他都要认真备课,总能看见他提着一个写满字的小黑板走上讲台给学生上课的情景。当时,马铃地处长庆油田作业区,这里的孩子接触的新鲜事物多,比较叛逆,身为校长的张老师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他采取多种方式,深入浅出地给这些孩子讲道理,把一个个个即将走向歪路的学生引上了正道,凡是他教过的学生,都忘不了张老师在他们身上倾注的心血。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教育局决定在县城中心小学建造一栋教育局和学校合用的家属楼,局长要求在全县教育系统选拔一名责任性强吃苦精神好的施工人员,在马岭中学担任总务主任的张老师成了最合适的人选,他很快被从乡里调往县城担任这栋楼的施工者。
在施工期间,他昼夜吃住在工地。90年代初, 建筑行业的风气还比较好,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现象时有发生。张老师没有辜负领导对他的期望,在建筑楼房的过程中, 他十分重视每一个细节。施工队每拉来一批建筑材料,他都要亲自核对数量,验收质量, 在张老师的眼皮底下,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是难以蒙混过关的。好多不合格的材料都被拒收。这栋家属楼终于顺利竣工,有关部门进行验收后,这栋楼被评为全县优质工程之一。这里面不知凝结了张老师的多少心血和汗水。
担任我校总务主任期间,他工作负责,秉公办事,从不占学校一分钱的便宜,赢得了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好评。担任总务主任不到两年,就到了他的退休年龄。在当地干了一辈子教育的他两袖清风,到退休的时候却居无定所,学校领导十分同情他,征得他的同意,安排他做起了学校的门卫工作,这样他和夫人可以继续住在学校。
张老师是我见过的最尽职的门卫,他是学校起得最早睡得最迟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能看见在学校新建的花园里正在忙碌的张老师的身影,给花浇水、施肥、除草、修剪,就像呵护自己孩子一样精心养护着花园里的一草一木。
张老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教师,虽然离开了课堂,干起了门卫工作,但他就像孩子们的守护神一样,始终关心着学生的安危。在他刚干上门卫工作的一段时间里,连续一周多都是阴雨连绵,由于学校围墙年久失修,摇摇欲坠。每天早晨学生到校时间,张老师都打着雨伞站在那段围墙旁边,提醒学生绕道前行。
那天早上,有几个学生硬是不听张老师的指挥,蹦蹦跳跳地从危墙下往过走。就在这时,张老师发现危墙的裂缝越来越大,已经开始往下掉砖块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张老师丢掉手中的雨伞,一边朝那几个孩子喊“危险,返回去!”一边张开双臂向那几个孩子扑过去。张老师保护着孩子们刚刚撤离到安全地带,“轰”地一声,危墙倒塌了。一场墙毁人亡的重大事故,就这样被张老师冒着生命危险化解了。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出了一声冷汗,大家被张老师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舍己救人的行为所感动。学校召开全校教师大会,对张老师在危急关头勇救学生的事迹进行通报表扬。
随着年龄的增大,张老师的身体终于向他发出了信号。他脸色苍白,浑身无力,走路时步履蹒跚。张老师深知自己的身体不适合干学校门卫工作,他很快到学校办理的了辞职手续,离开了他心爱的学校,搬进了三个女儿凑钱为他买的一套二手楼房。张老师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可是,他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张老师的女儿带他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的结果是他得了严重的血液病。
可恨的病魔犹如洪水猛兽一样来势汹汹,在和病魔搏斗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张老师就去世了。
张老师虽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就像烛火一样,将永远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