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超前点播到全集盗版,《庆余年》的余年并不顺利
关注我,期待与你一起,在电影里创造故事!
首发:石墨社(smshe189)
首先说一个故事(请忽略逻辑):
曾经有只铁公鸡,专门生产鸡蛋。它们的蛋堪称“蛋界VIP”,因此,吸引了许多蛋友来这里采购,有预定一个月的,也有预定一年的。铁公鸡约定:在预期内,每周供应3次,奢华享受至尊特供。
后来它们的蛋实在太畅销,为了满足大众所需,铁公鸡推出豪华升鸡版,预定期内,再次加码购买,可以获得下周的鸡蛋供应。永远走在客户需求的前列,是蛋界的服务宗旨。
然而,蛋有不测风云。近来蛋界出现了一批不知名的蛋贩子,它们不生产蛋,它们是蛋的搬运工。此举掀起了蛋界革命,前期蛋贩子的蛋虽说外观粗鄙,内在营养价值还是与“蛋界VIP”无异,而后期不知使了什么招术,竟然将这蛋做得如同“蛋界VIP”一样精美可口,重点是还不用花钱预定。
你说气不气鸡,这样下去,不仅蛋友们纷纷实现了鸡蛋自由,还回过头来指着铁公鸡大骂:曾经你情我愿时,你说你是当世无双,我竟信了你,到如今,才发现,你对每个蛋友都这么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鸡,你太美。
好了,以上是开玩笑。
01
源起
已经有几天没写文章,后台积累了好多粉丝的催更,都提到了《庆余年》这部作品。为了给大家一个交代,我特地怀着批判的态度把这部作品从头到尾认真欣赏了一遍。
不得不说,余年能看到《庆余年》,本应该是幸事。毕竟这种“众爹捧闲”的爽剧,搭配权谋大戏,还能玩转穿越、武侠、科幻、爱情、搞笑等多样化题材,实属不易。
这么多年的网文改编将该走的失败套路都走得差不多了,低分大满贯也已经被不怕死的探路者领完了,《庆余年》到今天保持7.9分的成绩,绝对亮眼。
且不说本剧老戏骨云集,吴刚的眼神杀、陈道明的腹黑深V帝王等撑起演技一片天,而中、青年演技派明星不仅没有拖后腿,还贡献出超预期的精彩表演。
无论是田雨的“正人君子”王启年,还是郭麒麟的“把钱给我”范思辙,甚至是辛芷蕾的“宫中圣女”海棠朵朵,以及李纯的司理理、宋轶的范若若等,都成了网友口中的“神还原”,甚至是超过原著的刻画。
首先声明,本人是没有看过原著的,我对《庆余年》的所有理解,全部来自这部剧,以及网络上各位网友不遗余力的热心解答。
如果不是因为上周五的资源泄漏事件,我大概还沉浸在剧情里不可自拔,每看完一集还疯狂地在网络上搜索相关资料。
可如今,似乎《庆余年》成了余年之殇。
02
用户
一夜之间,网络上关于《庆余年》的讨论焦点,不再是“饭碗CP”“名字梗”“郭麒麟本色出演”“哥控范若若“”羊驼二皇子“以及”深V庆帝“等剧情和角色的延伸,而是满屏的“求资源”“谁有全集“。
网友们的力量是无穷的,就像我作为一个没有看过原著的穷屌丝,在该剧上线的前期,被网友疯狂恶补了各类周边知识,什么大齐的前世今生,叶轻眉的生前八卦,四大宗师的成名往事,甚至从一开始,网友们就将原著的大结局框架完整交代了。
但是这并不影响网友们对《庆余年》的追剧热情,大家的评价多是“尊重原著”“改编到位”之类的溢美之词,可见网文改编剧的用户,其实很容易得到满足。
然而,容易满足,却不代表可以随便得罪。
祸起VIP分级制。
中国影视研究了这么多年的分级制都未曾落地,倒是在这一次被两个视频平台给付诸实践在了VIP制度当中。曾几何时,我因为实在太爱《庆余年》的故事了,忍了几天没吃饭买了某平台的VIP。
那个时候,我也幸福过,刚加入VIP大部队,马上平台就推出会员多看6集,这种神操作让观众感受到了来自视频平台妈妈般的温暖。
弹幕不绝于耳,网络上剧情讨论的节奏也是掀起一波浪潮。
即使那个时候网络上也有一些盗版的存在,但终归抵不过原版的香,开会员完全在理啊。
然而,接下来两大平台就不知道为何发起了VVIP的骚操作。VIP的基础上,充值50元,还能超前点播再多看6集,就问你惊不惊喜!
乍一看,这种操作非常有诱惑力,在当时视频平台应该是洞察到了观众们如火的热情和期待,觉得VVIP的思路,可以顺势收割一笔费用。
然而,这种思路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搞错了用户对象。
《庆余年》的绝大多数用户,也是最忠实的观众,一定集中在开了VIP的这波人。
而没有开VIP的这波人,从产品营销角度来看,算不得精准用户群体。他们要么就是对这部作品不熟悉从头到尾未曾接触,要么是对这部作品不甚满意,觉得没有必要开VIP。
而真正能够在VIP的基础上再次加码购买的人,数着脚趾头也能想出来,这笔钱花出去值不值?
他们要么是真的被这部剧搞得欲罢不能,必须提前知道接下来的剧情,要么就是营销号,需要提前把握时机准备营销稿件。
所以,VVIP的骚操作,完成了一个用户之间的分级。
会员穷鬼们只能看一部分,然后VIP至少可以多看10集,VVIP则可以多看16集。
用户分级导致的是剧情进度的割裂。
一部影视作品的成功,除了作品本身质量的过硬之外,后期宣传至关重要。
7.9分的《庆余年》在质量上经得起检验,然而在宣传上,就非常依赖网络口碑的扩散。而网络口碑的组成,分为宣传方(水军属于此列)、自媒体营销号、吃瓜网友三个部分。
宣传方只能是起到带头大哥的作用,更多的还得依赖庞大的自媒体营销号们的创作,而吃瓜网友们是依附于营销号的二次扩散力量。
在这群人的引导下,网络上出现了不同进度剧情讨论,土豪们剧透了下一阶段的故事,而大部分还在回味着这一阶段的剧情。
话题不聚焦,导致流量分散,其实很打击观众的热情,毕竟你说的我还没看,我只能干瞪眼。
你以为设置了VVIP就能吸引更多人多充值50元吗?
想多了,此举伤害的其实是广大VIP忠实用户的心。
当时,VIP用户已经可以看到27集,剩余19集,需要VIP群体再花50元,享受每周多看6集的超前点播。只要不是家里有矿的人,都算得出这里面的利益得失。
当我发现自己的VIP竟然如此鸡肋时,我也从没想过去看超前点播的(毕竟穷),毕竟我也不是什么知名营销号,没必要超前积累素材。
而让视频平台万万没想到的是,超前点播的6集,转眼间就被一些小网站搬运过去。
这就是最开始的盗版问题,这个时候的矛盾还只是对VVIP的排斥,一些看不看无所谓的网友们会主动找这样的网站一睹为快,毕竟他们也不生产讨论内容。
然而,到了上周五的时候,全集高清资源流出,这下问题就大了。
无论是免费观众还是VIP、VVIP,都急切的想要找到这类资源,毕竟原版视频平台都未出现,这就是稀缺货了。而这类人中,就有一大批自媒体营销号的存在。
如此一来,网络上的积极用户差不多都已经对结局了如指掌,真正做到了讨论进度一致。
从上周末开始,网络上对于庆余年的讨论,基本都围绕“盗版全集资源“”庆余年结局“等关键词在传播着。
总的来看,两大视频平台错误估计了《庆余年》的真实用户群体,VVIP的设置,完全没有诱惑力,而且在忠实用户心中落下了不好的印象。
这种不明显的差异化,在后期全集资源泄露之后,变得更加为人唾弃。同时,加剧了网络上的宣传讨论隔阂,于新增VIP不利,于扩收VVIP更无意义。
03
公关
VVIP的骚操作引发网友们的吐槽没有让视频平台认识到问题严重性,倒是人民日报的评论,让视频平台的公关部猛然醒悟。
这时候该出来说句话了。
话说回来,视频平台的收费与否,收多收少都是与市场挂钩的买卖行为。就像猪肉涨价,我们可以不吃或者少吃,VIP生出了VVIP,我们也可以不买,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但这个世界的发展,就在于我们活在规则里,同时也要发挥个体思想,让规则不至于成为少数人的权杖,彻底跑脱。
VVIP的出现,本质上不是收了多少钱,而是对用户赤裸裸的打脸,然后再骂上一句:你想咋的?
这就有点让消费者不满了。这次事件中,人民日报的出马,主要还是站在一个舆论角度对行业现象和商业道德进行点评,不存在法律强制。
后来,盗版横行,人民日报依然发起舆论监督与点评。
所以,面对人民日报的点评,视频平台也只能将超前点播低调下来,然后发布了一篇公关文,大意就是,我们没有考虑到用户的真实消费心理。
正如前面所说,商业行为不能完全用舆论去捆绑,所以这个公关我们无需太纠结。
倒是在后来,盗版席卷全网的时候,两大视频平台和《庆余年》官方发起三方公告,呼吁大家抵制盗版,强烈谴责盗版行为,并且寻求警方立案侦查。
这一系列操作,算得上是利益同盟开始动真格了。
坦白来说,《庆余年》官方出来发声,更多只能站在影视行业位置,打情感牌。
作品拍出来以后卖给视频平台,他们已经收了钱,后续只需要关注播放量和行业口碑,看是否有条件为下一季作准备。
因此,官方更在乎影视行业的创作环境是否有利,与视频平台属于利益捆绑。
而视频平台本身就是利益方,需要考虑商业运作,而此时又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他们所谓的“呼吁抵制盗版,支持正版”不如官方来得有力量。
视频平台的公关策略依然是站在高姿态的冷冰冰呼吁,却未曾在自己平台上的播放机制有任何调整,这使得更多网友,在表示支持正版的同时,依然对视频平台的收费行为耿耿于怀。
作为视频平台倒是沉得住气,一顿操作猛如虎,VIP依旧在吃土。
从公关角度来说,全集盗版事件的发生,并不在《庆余年》的官方更新期间,所以比较尴尬,更多的使力都在舆论引导上。
我在想,如果这一周的播放,视频平台能做出调整,应该可以拉一波好感的。(然而截至发稿,并没有)
而从上周全集泄漏开始,因为部分人已经看完了全集,所以网络上关于《庆余年》的官方宣传资料,开始倾向于幕后花絮放送,这种依靠明星周边来拉动观众对该剧好奇心的操作,也算得上是可行,至少我看的津津有味。
04
损失
诚然,盗版不可取,任何一种关乎知识产权的物品,都应该支持正版。这既是对创作者的尊重,也是对于行业发展创新的期许。
21世纪以来,互联网盗版横行的那些年,国产音乐出现了传承断代的现象,相比八九十年代的音乐盛世,如今我们要少了很多乐趣。
因此,《庆余年》这一次的盗版事件,损失最大的,其实是整个影视行业。
前些年大力打击盗版平台,全国宣传正版、付费概念,一方面是培养国内消费者的正版意识,这是一种法律价值观的引领,另一方面,就是为了促进优质作品的良性发展。
算得上是卓有成效,不仅质量上乘的作品越来越多,大众也逐渐养成了付费开通VIP观看影视剧的习惯。
影视剧对于观众而言,是一个消遣的艺术作品,但是对于行业而言,归根到底是一门生意,有资金流转,才有利于作品的延续性开发。
《庆余年》前期口碑全网暴增的时候,“期待第二季、第三季”“不要换演员”的呼声此起彼伏。
所以,对于这部作品而言,其实损失不大,无论是盗版还是正版,都使得一定规模的观众真正观看到了这部剧,也在心中埋下了对这部剧的信心和兴趣。
倒是对于视频平台而言,损失大一点。
影视作品可以卖给平台,因此,平台算是出资方,如何确保资本回收,那就需要尽可能大的延长一部作品对观众的影响力。
比如播放周期,一部剧播放2个月还是3个月,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在这期间,各大平台可以促进会员创收,因为覆盖时间长,广告合作也可以更久,甚至周边衍生品和与明星相关的活动也可以最大可能带来营收。
还有就是舆论活跃度,一部剧如果能在播放期间随时随地吸引网友的互动讨论,在提升舆论指数的情况下,不仅能为平台带去播放量,促进会员创收,还能为明星带去曝光度和认知度,为以后提高身价做背书。这就是多方共赢的局面了。
《庆余年》的开局可以说是让各方都笑得合不拢嘴,搭载猫腻的流量IP,《庆余年》的网络热度一直以来稳居互联网搜索指数前列,围绕其中的剧情也好、角色也罢、或赞美或吐槽,都为这个作品带去了源源不断的话题热度,也就是money。
然而,盗版事件一出,特别是全集资源泄露,使得该剧在视频平台的播放时间大打折扣。
以VIP的速度,才过半少许,却已经有很多网友看完了全集,能坚持到原版完全更新完的人会相对减少。
所以,接下来对于视频平台而言的VIP会员增量将失去推动力(VVIP这种只能多看6集的鸡肋,倒是没有什么影响),不过损失倒也并非惨重,毕竟剧情过半再来新开VIP的人本身也不少,而之前已经开过VIP的人,也无法申请退款。
目前来说,视频平台就只有VIP存量可用,但最为明显的损失,可能就是播放量会产生短期动荡。毕竟刚刚看完全集的人,不会再到视频平台上来重看。
播放量一直以来也是广告商、出品方比较看中的指标,这决定了一部作品的好坏口碑和有无必要继续开发,幸好《庆余年》的质量一直在线,这点对于广告商和出品方来说,应该也没有太大压力。
此外,盗版全集事件,倒是使得网络上的讨论量激增,因为不仅有正在追进度的人,还有许多看过全集的人参与新的讨论,这对于《庆余年》的作品来说,却是好事。
参与的人多,使得网络上有这部剧继续播放的承载空间和利益收割空间,不少的观众还是会逐渐回归视频平台,而网友们的讨论亦为参演的明星们提供身价资本。
下一季,如果真的还是这些人,大概这个片酬又不一样了吧。不知道剧组有没有预算好···
现在看来,法治社会,盗版违法的事必然会被很快遏制。但是要让伤心的观众重新燃起对作品的爱,抛开对平台的愤怒,大概就是作品的质量了吧。
这也是最核心的存在,不要老谈损失,要谈良心!
-END-
一部电影,一个平行世界的故事
你的转发和关注,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更多影评:石墨社(smshe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