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情境下的心理测量

2023-04-15  本文已影响0人  向日葵的春天

临床测评

特定的目的和决策

判断一个人是否正异常和其它可能的原因,及这个人如何获得帮助

在这个个体进入咨询/治疗一段时间后,其进展如何以及是否需要改变咨询方案

即鉴别问题和做出评估(诊断),提供建议/某种干预,评估建议/干预的效果。

由此衍生出的具体测评内容-来访者具有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常常在病理模型的框架下)是否;

1符合某种心理障碍的诊断标准/属于某种社会-心理问题

2适用于某种特定的心理-生理-社会的干预方式

3与当下可提供干预服务的条件(咨询师/机构/其它外部设置)匹配

临床测评所需具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点

心理测量学的基本知识

心理病理学的相关知识

特定性; 社会,生物干预方法及其适用征和禁忌症的知识

特定的测量工具和方法的技能

做出测量决策的技能;确定测量目的和决策依据,选择测量工具,采集测量数据,分析数据,做出结论,事后质量监控。

收集数据的来源分别是生活结果数据,自我报告数据,测验数据,观察者报告数据。

自我报告数据;基于一个人对自己行为和内心心理过程的报告

方法多样且常使用;访谈,日记,自陈问卷

取样次数;一次取样或多次取样

优势;可采集信息丰富,尤其是难以收集到的内在心理过程,测量过程相对简单

劣势;受限与个体的意愿和能力

观察者报告数据;利用别人和个体有接触的人的观察报告;熟悉的人,陌生的人

观察者和观察方法;自然情境下,设定的情境下,方法的选择和测量的问题密切相关

优势;可获得的个体自己无法获得的信息,尤其是社交互动中对方的印象和感受,观察者获得更全面的信息

劣势;观察者的偏差,情境选择的偏差

测验数据个体被置身于标准化的情境中,从而衡量他们的行为

形式;完成特定的任务(如夫妻冲突讨论任务),投射测验(如罗夏墨迹),使用装置测量生理指标(脑成像手段)

优势;诱发平日难以自我报告或观察的情境+标准化情境。

劣势;个体的意图和理解力可能妨碍其表现;评定中误差

生活结果数据可获得有关个人工作情况的公共信息如教育,工作,婚姻状况等

作为某种风险或保护性因素来使用

优势;客观性

劣势;可获得性和伦理问题

自我报告可以用自陈测验,自我监测 。

观察者报告数据可用访谈,他评测验,行为过程。

测验数据可用投射测验,生物学指标,任务情境

生活结果数据;病史案例记录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