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读书想法

随笔——看见

2019-03-06  本文已影响9人  甜芯儿_f664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无意识之深,如同细雨润物般滋养着众生。所谓看见,即是以一个清晰的客观的视角,从蒙昧背后的模式化,概念化中抽离出来。真实且有力量的文字,赋予读者的是一份心安理得的安全感,在炽热的字里行间中流露,在流淌的人物中舒展。

    关于非典的记叙可以说是平实且阵痛的,采访过程贯穿着非典受害者,以及在一线的服务人员,医护者的深重苦难。苦难又映射者人们躁动不安的心,细微幸福的幸福就显得弥足珍贵。

随笔——看见

      问她现在想得最多的是什么,她看外头:“要是好了,真想能放一次风筝。”

小鹏的镜头,跟着她的视线摇出窗外。

五月天,正是城春草木深。

年轻的母亲,相伴的老夫妻,稚嫩的孩子,同在一片天空,渴望命运之神的眷顾。残酷的现实逼迫人们去探索生活的原始意义。“ 活着就是活着,在所有灾难中,这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读者在被感知时代记忆里深重苦难的同时,也“看见”了灾难背后发人深省的事实。在如此严重的疫情聚集地的医院,却暴露了令人担忧的重大问题,卫生条件差,就连基本的口罩和隔离服都不能满足,医疗设施急缺,医疗分区不明等一系列问题,都是根源性的隐患。脆弱的医疗系统在天灾人祸面前摇摇欲坠,又如何让受难者临危抓住这救命稻草?

    非典作为全书第一章标志性叙述不无道理,其后每一章都囊括了人间冷暖,有情众生,故乡记忆,人性拷问等社会现实。关于幸福的永恒话题,记叙中多是提及小众追求幸福的权利,而鲜有幸福的获得感。在采访这个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往来过程中,弱者往往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嘘寒问暖,反之成为了法律与道德夹缝中的牺牲品。

      现实暴露问题,问题引发关注,关注推动变革。笔者浅薄的观点称之为社会的良性循环,新闻学便是这推动这种循环的强大动力。  “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做新闻在关心新闻中的人的同时亦要洗刷自身的观念,在一次次的实践经历中,提升自我价值感,并将这种价值感代入新闻本身。

   

随笔——看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