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期【教学随笔】

2022-03-08  本文已影响0人  三人行语文工作室

          《左手拉二胡》读后感

                    文/北诗中学袁茹意

      用左手拉二胡的刘达,被同事刷视频的时候偶尔看到。

      水平吧,一般。只是左手拉二胡吸引了很多人。当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原理 ——前置摄像头呗。

      评论区有很多的挖苦与讽刺的留言。好心的同事孙宝打算善意地提醒一下他。第一次提醒的温和,第二次提醒的火爆,第三次提醒的,换来的是无声。刘达为什么不顾辱骂与讽刺,义无反顺呢?

        原来刘达拉二胡是给老父亲听的。刘达有个双胞胎的弟弟,前不久出车祸死了。老父亲长时间没见小儿子,便不停问刘达,弟弟去哪儿了。短时间内,各种理由还能搪塞。后来刘达想到弟弟小时候学过二胡,便跟人学了几首简单曲子。为了不让父亲疑心,便在短视频平台注册了账号,发布了自己拉二胡的视频。为啥左手拉二胡,因为弟弟是左撇子。年迈的父亲不懂得什么前置摄像头,看见视频里的以为是弟弟,精神好了很多。父亲最后的日子,应该是无憾的……比起让父亲心里无憾,挨两句骂又有啥呢?

      刘达是个纯粹的孝子,为了抚慰父亲,能够长时间地坚持发视频。为了孝顺父亲,能够顶住外界种种难听的评论,不辩解。

      孙宝是个耿直善良的人,无法接受自己的同事受人攻击。善意的提醒,过于“耿直”,过于“善良”。

        评论区里的评论者,说着难听刺耳的字眼,品头论足。试问他人生活背后的故事又了解几分呢,大放厥词,痛快过后,了解原委,是不是轻飘飘地说句“原来这样”,就轻松过去了?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同的,每天经历的事不同,处理方式多样。同理心多些,也许很多事情就顺畅些。推波助澜,意义又有几分呢!

      让那些无意的,善意的,无心的,有心的,都消失吧。

      老天给人一双眼睛,一对耳朵,一张嘴,目的很明显。多观察,多聆听,少评论。

        李玫瑾教授谈论“规矩”,家教良好的家庭懂得规范孩子的言行举止,任性的孩子,对人对事毫无敬畏之心。无规矩的家庭,家长错误的信念,必将影响孩子处理问题的行为。那些口无遮拦者,将成长中的肆意妄为运用得淋漓尽致。比如网络喷子,谈什么底线和原则。无论怎样的生活,都会被喷。习惯性地否定他人,自己也不会幸福。

      在“规则”中生存,随手丢垃圾者,在垃圾中生活。随意言论者,在言论中被撕裂。当“规则”双标时,制定规则很爽;当“规则”统一化后,想必谁也不爽啦。

      一篇文章引起的漫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