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玩家好文推荐散文浅秋文学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竟然如此好看

2019-07-12  本文已影响663人  隼浮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竟然如此好看
1

看到《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这样的书名,你想象中书的内容是什么样的?

一本关于乌克兰拖拉机发展历史的?是不是如果你不是恰好对机械或拖拉机或乌克兰有特殊兴趣的话(有这种兴趣的人应该不多吧),是不是对这本书就没什么阅读欲望了?

那么,你就错过了一本非常好看的书。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它不是史书,它不是讲拖拉机的,也不是发生在乌克兰,它其实是和乌克兰的拖拉机没什么关系的一本小说。

是的,你没有看错,它是一本小——说!

估计所有人知道后都会觉得非常惊讶。在我有限的阅读经验里,如果排一个怪名字小说排行榜的话,它绝对能排进前三!

为什么作者会对一部小说起这样奇怪的名字呢?

写字的人都知道一个名字对于一篇文章一本书何其重要,所以才会有标题党一说。绞尽脑汁把名字起得香艳,悬疑,引人遐思、想入非非,几乎是现在网文的惯用套路。那么,为什么这本书的作者要反其道而行之呢?难道她的脑子进水了吗?

我没有看到这本书作者关于本书书名的解释,无法知道确切原因,但大致想来,应该有以下几点原因:一,对自己的书非常有信心;二,对标题党这事非常不满;三,这个书名本来就是一个另类的标题党,一旦你知道它是小说后就会对它印象非常深刻,想忘记都难……

无论如何,都不妨碍它是一本非常好看好玩的小说。

2

那么,这是一本关于什么的小说呢?

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老年人恋爱,就像老房子着火,没救。这小说就是讲这样一个老房子着火的故事。

一个八十四岁的老头儿,明明两年前老伴儿去世的时候他还痛苦地哀嚎:“还有我!还有我!把我也带走!”失魂落魄,痛不欲生。可是,现在竟然给他的小女儿,也就是“我”打电话:

“好消息,娜杰日达。我要结婚了!”

结婚对象是谁呢?一个从乌克兰来的,三十六岁女人瓦伦蒂娜,“波提切利的出水的维纳斯。金色的头发,迷人的眼睛,上等的RU房”,而且,她是个有文化的女人,她像他一样,欣赏结构主义,厌恶新古典主义,在许多方面都与他意见一致,他们能一起谈论艺术、文学、哲学……

可想而知,“我”怒火中烧,心里大骂“好你个叛徒!好色的好SE鬼!”可是她毕竟不是我们中国动不动就开撕的狗血家庭剧的角色,而是一个英国的大学讲师,社会学家,因此即使她再心怀不满,也明白要尊重老年人的婚姻自由,不能横加干涉,只能旁敲侧击,提醒他那个女人跟他并不合适,而且,那个女人可能另有所图:护照,签证,工作许可,还有他的养老金……

“那又咋啦?”SE迷心窍的老头儿毫不让步,因为在他看来,自己不光是个恋爱中的男人,还是一个骑士,拯救者,“她唯一的救星”:如果不是他,她会被遣送回国的!

他已经为了她与所有的朋友都闹翻了,所以,即使是和女儿们断绝来往也是在所不惜的。

只有一样,“别告诉薇拉。”

薇拉是他的大女儿,是一个没什么文化的泼辣女人,“大姐头”,可不像他小女儿那么好惹。

3

可是,姐妹两个却势同水火。

姐姐薇拉身上穿着黑色丝绸编织套装,鞋子上有几个小金环,Cucci的手提包上有个小金搭扣,脖子上挂着一条精致的金项链;“我”,这个妹妹呢穿着从救济商店淘来的混搭黑衣——“一副农民打扮”(姐姐的评价)。

姐妹俩的差别还不只穿衣品味这么简单:

姐姐薇拉从未上过班,靠离婚时分得的财产过活;“我”则是一个大学讲师,社会学家(在姐姐那里就变成了“社会工作者”);

母亲临终前一直是姐姐照顾,“我”却未能抛弃一切赶到母亲身边;

……

姐姐拿走了母亲的吊坠,“那是母亲从乌克兰带来的唯一珍宝,小得足以藏在裙子的褶边里,那是她父亲在婚礼上送给她母亲的礼物,小坠盒里,他俩的照片依稀地笑望着彼此”;

姐姐让母亲修改了遗嘱,使得她的遗产不是在两个女儿之间平分,而是在三个外孙女之间平分,这样她就多得了一份——因为她有两个女儿,而“我”只有一个女儿……

两个人的矛盾在母亲的葬礼后终于爆发了!

她们以为从此两个人会老死不相往来,可是,现在,一个共同的敌人出现了!

特别是她找来向父亲提醒的律师无功而返,而且父亲在第二个电话里开始和“我”讨论自己能不能再生一个儿子的问题,自己的“液压升降机”的功能问题,“我”意识到问题严重了,到了必须与“大姐头”薇拉冰释前嫌、结成统一战线的时候了!

两人和解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简直是一拍即合,“大姐头”反对态度比“我”更坚决,并欣然出马,写信给内政部,打电话给英国使馆,并登门去游说父亲……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大姐头”竟然也很快败下阵来!

父亲真的和那个乌克兰女人结婚了!

那个乌克兰女人还怀孕了!!!

老房子着火,真的没救……

4

然而,婚后生活并不像父亲预想的那么幸福快乐。

瓦伦蒂娜要车,而且,“不是什么二手车。一定是好车。至少一定得是梅赛德斯或捷豹。宝马也OK。请别提什么福特。”反复协商,乌克兰女人终于让步,买了辆二手罗孚。老头儿“把钱花得精光——他一文不名了”。

不久,瓦伦蒂娜又要一个新炉灶,老头子只好分期付款了;

然后,一个“蓝色,圆筒状”的真空吸尘器,又是分期付款。

然后,超过七百英镑的电话账单;

可是,瓦伦蒂娜并不满意,因为“小气鬼丈夫”不给她钱,她得自己上班挣钱!

而且,“软绵绵软耷耷软趴趴软遢遢!”

……

向往的婚姻生活变成了地狱,这个乌克兰美女不仅不和他谈论艺术、文学、哲学,坐在他腿上任他抚摸“波提切利”的RU房,反倒把家里弄得一团糟,不给他做饭,殴打他,把他关到小屋子里,要饿死他……最后,不得不姐妹俩出面,把他抢出来;

瓦伦蒂娜很少回家,在外面有了别的男人;

孩子,也不是他的!

……

可是,不可思议的是,老头儿竟然还不同意离婚!!!

老房子着火,真的没救啊!

5

当然,如果小说只是一个老房子着火的故事的话,那么它就和我们的狗血家庭剧没什么区别了。

小说的内容远不止于此。

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暗示了这一点:

“我母亲去世两年后,我父亲与一个离过婚的妖艳迷人的乌克兰金发女郎坠入爱河。他时年八十四岁,而她三十六岁。她就像枚毛茸茸的粉红色手榴弹一样在我们的生活中骤然爆炸,搅得浑水四溢,将许多久沉于记忆沼泽下的淤泥翻上水面,狠狠地踹了我们家族幽灵的屁股一脚。”

如果一个故事是棵树的话,只讲地面上面的绿叶繁花而不讲或不使人意识到还有错综复杂的根系深埋于地下,并且还有广袤、冰冷、黑暗的大地的话,那本书就是浅薄虚华的。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之所以称得上一本好小说,就在于它不仅以诙谐的语言讲了一个闹剧,还讲了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的苦难史,饥〔荒,民族】清〔洗,坚持,背叛,爱情……还有生活和人心深处的复杂性。

而且,作者对于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也值得称道,举个例子,为什么我们不太愿意面对那些对我们知根知底的人呢?

因为你们一起“挤过一张单人床,穿过院子去上厕所,用撕成方块的废报纸擦屁股”,他(她)了解你的一切,你在众人面前的那些假面骗不了他(她),什么大学讲师,社会学者,哪怕你已经四十七岁,只要对方一开口,就能将你“变回长着个怪鼻头的四岁女孩”!

谁喜欢这样呢?

6

那么,为什么要叫《乌克兰拖拉机简史》呢?和书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吗?

还是有的。书里那个被爱情之火烧得昏头转向的小老头,曾经是乌克兰的拖拉机工程师,《乌克兰拖拉机简史》就是他在写的一本书。

而且,“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这几个字,就可以让人想到故事背后那个让人一言难尽的民族历史。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英〕马琳娜·柳薇卡 著,邵文实 译。曾获波灵格大众伍德豪斯喜剧小说奖、机智小说奖、英国威弗教好读奖,布克奖和橘子图书奖入围作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