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工学一体化在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应用
机械设计工学一体化在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应用

摘要: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是高等职业院校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课,课程所涉及知识面极广,理论知识偏难,学习难度比较大,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要在模具设计与制造岗位任务的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特性,进行研究课程设置、设计教学项目以及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工学一体化在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学一体化;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应用分析
怎样做好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学生学好这门课程,进而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是高职院校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本文以满足模具设计与制造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为教学目标,对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并实施了该课程的工学一体化教学,在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技能培训等方面都做出了一些的改进,望能有效提升课程教学效益,提升教学质量。

一、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工学一体化改革背景
随着塑料模具工业的迅猛发展,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企业对模具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且对模具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是高职院校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极为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这门课程实现了塑料模具与制造技术有效的融合,课程学习综合性、实践性非常强,所以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比较科学系统地分析了塑料的性能以及成型工艺性特征等相关知识,重点分析了注射模等模具的设计及制造,并且结合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对热流道模具的等先进模具技术展开了相关阐述 。
二、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专业课程有其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价值。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密切联系当前模具企业的生产实际和技术水平。人才培养要满足模具企业对人才的需要,要有利于企业的生产,且要熟悉模具企业的产品以及生产工艺 。

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主要就业方向是模具制造与维修、模具设计、产品生产、质量员、安全员以及设备操作等岗位。要达到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就要重视工学一体化的课程体系设置,构建基于模具企业生产岗位需要的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重视以学生职业、工作分析以及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体系设置要科学合理,要遵循简单到中等再到复杂的塑料和模具为载体的课程设置原则。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要重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要重视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的融合。首先,高职院校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分析零件工作任务,并结合制造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等确定课程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