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的世界,安抚恐惧的心。

2017-09-18  本文已影响0人  田野时光

        人的一生会经历几个“断乳期” ,一个是从妈妈肚子里到呱呱坠地来到世界,一个是从妈妈怀抱中丢掉乳头到自己拿起食物(真正的断乳),一个是从温馨的个体的家庭生活到独立的集体的学校生活,一个是从象牙塔式的学生生活到活生生的社会生活。

      对一个人来说每次经历的“断乳期”就是把自己从熟悉的环境推进一个陌生的环境,这一过程对其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未知性,其安全感在这一时期也是最少的时候,而他们的反应都有着相同之处,那便是不知所措,成人往往表现为迷茫,孩子则是哭闹,他们用这种方式表达着自己对这一时期的不适应,这都属正常。

      我所任教的年级是一年级,而且是寄宿制的一年级,这刚好是孩子的第三个“断乳期”。哭闹、想家一系列问题随着开学父母的离开而相继爆发,现挑选一例记录,权作往后的经验教训。

      一日下午正在办公室备课,班里孩子都在认真上数学课,忽然听见一个刺耳的哭喊声从隔壁教室传来,心里一惊:不会出什么事了吧!连忙放下笔去教室,刚走出办公室门口便和这个哭闹的孩子撞了个满怀,紧接着嚎啕大哭,数学老师在身后暗暗和我使了个眼色,我便大体知晓了。

        我没有说话而是把他从我身边领进了办公室,给他找了个小凳子让他坐下。“好好哭一哭吧,老师等着你,等你哭完我再和你聊。”说完我继续完成我的备课,他继续张着大嘴哭,哭了一会儿后我便听见声音变小了。我心想:嗯,有戏。这一点还是从假期里读的孙瑞雪老师写的《完整的成长》中学到的,先让孩子通过哭释放完情绪,老师要学会等待。等大哭变成小哭,小哭变成抽噎时,我便悄悄地观察他,发现他时不时地抬头看我,我觉得他肯定有话说,于是我便开始引导:

“  你怎么上着课哭了呢?”

“我……想……想想……妈妈……妈”他伤心地说。

我说“奥,可是你还有两天就可以见到妈妈了啊。”

“可是……可是”他继续抽噎。

“慢慢说,不着急,看看说出来老师能不能帮你解决”我抚摸着他的头说。

他觉得我在抚摸他的头,情绪由不稳定慢慢走向稳定,这才把他的担心说给我听“我担心我坐校车回家妈妈找不到我,你能不能和司机老师说让他先送我回家?”

“咱们的校车上不仅仅有你一个小乘客,还有其他的同学啊,所以司机老师必须按顺序送你们回家,而且如果先送你的话,其他同学的爸爸妈妈是不是会很着急啊,因为他们没有在规定的时间接到自己的孩子?还有老师可以和你保证绝对会让你一到校车站点就能看到妈妈。”

“那你可不不可以不让我妈妈来接我,我想起来了,来的时候她生病了,我想让她休息。”他似乎想起了什么说道。

“你真懂事孩子,可以,老师待会就给你妈妈打电话,妈妈肯定会高兴地流泪!”我说到。

“你可不可以不让我吃豆沙包,我不喜欢甜食。”他又说到,思维一下蹦跃到了吃上。(表示接受不了孩子的思维跨度)

“呃,没问题啊,你可以和生活老师说一下,换成米饭或馒头。”

“嗯。老师我渴了,想喝水……”他忽然长舒一口气说到。

“奥……呃,那个,好。去喝吧。”(还是跟不上跨度)

就这样,由嚎啕大哭到平息哭闹再到情绪稳定,我在跟随其跨越式思维中解决了这一问题。

        现在回想,其实很简单,他在“  断乳期”,陌生环境和对未来不确定性让他找不到安全感,所以用哭闹来宣泄。而老师所做的等待他宣泄完,告诉他他所担心呃问题都不是问题,给他吃上定心丸,让他重拾安全感,问题就解决了。

      所以,任教一年级的孩子,说容易也挺容易,只需要我们走进孩子的世界,给他足够的安全感,让他们这颗恐惧的心能慢慢被安抚下,那么我们收获的便是纯真的笑脸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