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尘事】新闻

2022-09-04  本文已影响0人  杨琴子

因为之前做过新闻,对,新闻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大学时代受过四年的新闻专业训练。教材里说新闻先采再写最后编。后来发现,只剩下了编。

之前接触新闻,完全是因为稻粱谋,吃新闻那碗饭的。我不是那个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贵族。

但现在对于新闻我是拒绝的,每次打开PC端也好,移动端也好,那些一不小心就蹦跳出来的新闻标题,我是统统拒绝浏览的。

因为在这个标题党的时代,基本上看一眼标题就知道内容是深是浅。有那个时间我还不如去补眠的。我还在长身体的阶段,总是想去深深地睡上一觉。

哪管外面风雨飘摇,只要睡上一觉,精气神就全部就好了。比如今天,这个城市阴雨绵绵,气温适宜,实在是个睡觉的好时节。沉沉睡到某时某刻,直到被饿醒,觉得哪怕再来一周的风雨我都可以不怕了。

睡饱了又是一条好汉,明天又可以去翻山越岭,踏入江湖了。所以,睡眠真是个好东西,可以治愈很多的东西,而新闻呢,能治愈啥呢,只能给你的情绪添堵添乱。

特别是当今时代,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已经看不懂这个时代的新闻了。因为有些新闻,是需要翻译的。

天知道这些记者是拿的什么通稿在写。之前的新闻是党的喉舌,后来新闻机构被改制后政府不再拨款,开始市场化自负盈亏。于是,新闻就更不像新闻了。

每天坚持做学习强国,那些新闻其实是被过滤了的新闻。有点像新闻的原始面貌。当年学过的《世界新闻史》、《中国新闻史》里的那些类似邸报的题材。是被粉饰的另外一个世界。

所以看微信的新闻标题和学习强国的新闻标题,会有感觉自己不是活在同一个世界上同一个国度的错觉。有些时空折叠的感觉。

2012年,柴静在《看见》里面就写过的,新闻是一种抵达。在《新闻采访写作》的教材里也说,新闻的生命是事实。

播报新闻,首先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要把重大突发新闻的价值转化为普通人可以接受和愿意接受的形式,无论是报道台风、洪水、海啸还是地震,记者都必须先去现场,感受和体验现场的氛围。

哪里有突发时间,哪里就有新闻。甚至一位在武汉做了十年气象新闻的朋友,一次聊天说越是恶劣的气候的时候,他的稿费都是最多的。

要知道,那都是用命换来的呀。所以记者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一般的女孩子做不了,做得了的都不是一般的女孩子。

记者感受和体验现场氛围后,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客观地还原所看到和听到的事实,用最真实、最全面的方式展现出来。只有这样,新闻作品才会有场景感和震撼感。

可是现在的好多新闻呢,特别是一些社会事件、世界时政类的新闻,因为很多特殊的原因根本就无法去到现场,所以很多的稿子读来,都有些洗稿的嫌疑。也越来越看不懂了。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场对于胡适的公案里,曾经有着这么一句话: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那么新闻则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少妇。上得厅堂还是下得厨房,或者上不得厅堂下不得厨房都要看最后呈现出来的是什么。那个少妇依然还是那个少妇。

庆山曾经在一条微博上表示,“不看电视、不听电台、不看报纸、不看杂志,对时事新闻八卦无兴趣。”

做个庆山一般的女子也是不错的,多步行,尽量保持耳目和心专注,只阅读书籍,言行简单,写日记,在内心寻求真实他乡。

收录于合集 #尘事

110个

下一篇

【尘事】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