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校眼中的“何其好”

2019-07-14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小小箱子

柳校长写文字,经常会写到“何其好”,尤其是最近的文字。

好是一个感受,一个评价,亦或一个标准,一个感叹!“何其好”是更深一层的感受或赞美,但在柳校的文字中,“何其好”这三个字,我还读出了珍贵。

柳校是一个真实、直接、纯粹但很深刻的人。说话做事最大的特点是直线、不二性,一旦有了决定一定是果断的,执意的。哪怕这件事有可能需要调整,那也是事后,绝不是在事中。但是他每做一个决定又是审慎的,比如他最近的几个,留在北大而不去年薪更可观的福州,再如选择在河南开办北大培文实验学校等。这些决定的背后,在我看来是对心中“好”之根基——文化的挚爱。北大的自由使他选择留下,“因北大,得创造”!河南丰富的文化底蕴使他有兴趣去融合,“因培文,得发展”,他很擅长把值得的“好”的事情做好,做得有思想和意蕴。

在此文中他表达的好至少有这么三点:思想即便没有体系化、概念化,也是散落在草地上的珍珠。李讯校长藏而不露,或者说不在任何时候都显露,这是数学人才背景下的不坏“心眼”。在被邀请的活动中和发起的活动中做出哪个场合需要亲自出席的选择,那是一个人心中有着自己的孰轻孰重。

在柳校眼中,一个数学背景的校长,如此抒情、如此多情,难能可贵。一个能够守住校长的自然生态的人,难能可贵。一个大器不雕的人难能可贵。这里读到的是柳校对多元的推崇,对清新自然的追求,对成器之后保持适度张力的赞誉!他眼中的多元、多向、多维都是可以存在的,更是可以相通融合的,看的是一个人的敏锐力和思考力,如何去抓住和诠释,当然他也不是刻意去诠释,有的只是自然的迁移和哲性的思辨。在他眼中自然生态不等同于原始生态,原始中有鲁莽和过于简单,而自然是经过宇宙洗涤后的大美和永恒。在他眼中人要成器,而且最好是成大器,但满而不溢,俯仰皆宜更好。人可以一直向前,也可以转身后再继续向前,这里不乏有他对“何其好”的指向和判断。

写到这,还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比喻,一个儿童的稚气和天真是好,一个成人的光华和清亮是“何其好”!一所简单而质朴的学校是好,一所完整而幸福的学校是“何其好”!一种随处安然的生活是好,一种富有挑战和张力的生活是“何其好”!

他眼中的“何其好”如同一股云烟,轻轻泛出,超凡脱俗!他特别能够捕捉这些超凡脱俗,这又何尝不是“何其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