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 拖不得
5分钟短视频《更换电池》,曾经让多少人热泪盈眶——
一位独居的白发苍苍的母亲,收到孩子寄来的礼物——一个智能机器人“小智”。老人开始只是把它当做一个劳动工具,每天让它扫地、擦窗户、浇花……
有一个晚上老人坐在躺椅上看电视睡着了,一觉醒来已是半夜,发现身上盖了条毛毯。小智还坐在身边的小椅子上,老人被小智的行为感动了。
以后老人外出回来,总会给小智带它喜欢喝的润滑油,就这样小智和老人相依相伴:一起吃饭、一起看电视、一起看夕阳、一起等待子女归来……
有一天老人拿出两张马戏团的票,要带小智去看马戏表演。小智高兴的去为老人拿草帽,回来时却发现老人闭上了眼睛。它赶紧拿出所有的电池,装在老人的口袋里,希望她能醒来,可老人不是机器人。小智似乎明白了什么,依偎在老人旁边。看到这里,我的泪水也哗哗的流了下来。
视频中的老人倾其一生,抚养孩子长大,培养孩子成才。孩子在外有了工作,有了事业,却没有了时间陪伴老人,他们就寄回一个机器人来帮助老人做家务,陪伴老人排遣孤独。
或许老人的孩子每天在朝九晚五的工作,他们想让生活过得更好,也想让自己的母亲生活得更好。只是他们没有想到老人会走的这么突然,更没有想到陪伴老人走完最后一程的竟是一个机器人。
毕淑敏在《孝心无价》中曾写到:“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都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我们的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生活中太多人忘记了父母的年龄,忘记了父母斑白的鬓发,忘记了父母辛劳了大半生……正是因为他们的善忘,社会上才有了那么多的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没有子女照顾,独居或夫妻双居的中老年人。短视频《更换电池》中的老人,就属于孩子在外地工作,独守空巢的老人。
我国自古就有养儿防老的观念。作为长辈,最喜欢的就是儿孙绕膝,几世同堂。可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的年轻人向往更大的城市,农村的年轻人要去城里打工。把处在中年或老年的父母,留在家中就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其实最悲惨的是农村的空巢老人。儿女外出打工。他们独自生活的家里,还要替儿女照看孩子。有的老人要照顾三个、四个甚至更多的孩子。等这些孩子长大了,他们也真的老了。
我带着母亲去看望过一位阿姨,她一向以麻利能干著称,育有四男二女,是农村典型的有福之人。四个儿子成家之后,也加入了外出打工的队伍。留下五个孩子给她看护。如今这些孩子,有的在城里上了中学,有的也随着父母外出打工,只剩下老两口留在家里。
孙子养大了,儿子和媳妇回来的机会就更少了。满想着没有孩子的吵闹,老人可以享几天清福,没想到阿姨就因脑梗住进了医院。出院后,孩子们请假的日期也到了,纷纷返程。家里又剩下两位老人。
我和母亲赶到时,叔叔木讷的蹲在堂屋门口,阿姨躺在里屋的床上,见到到我们泪流满面,结结巴巴说自己还不如死了算了。母亲劝她好好养病,说怎么不留一个孩子陪着。她的眼泪一下子又涌了出来。
“孩子们都忙,也不能一个劲的请假,他们还有孩子需要养。都是我不争气,给孩子们添麻烦了。”
一位没有自我的母亲,究竟是伟大还是可悲?生活已不能自理,还担心会为孩子添麻烦。她难道就没有想到自己在缺衣少食的环境里,养大了四个孩子,然后又为四个孩子抚养了五个子女。难道这么多儿孙就不能照顾一个重病的老人吗?
在这个世界上,钱是永远挣不完的。追求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孩子是会慢慢长大的,父母是会突然离去的,他们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坚强。
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父母在,不远游,有必有方。”
我们应该牢记古训,否则真会留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终生遗憾。
记得一位朋友大学毕业后,在城里行政单位工作,一直忙着工作、出差、请客、应酬、买房子、装房子……总想有一天干出成就,衣锦还乡。
可有一天,他突然接到老家电话说父亲病重,匆忙赶回家,父亲已故去。他痛哭流涕,诉说父亲没有福气,自己正努力的要混出个人样来,他们的好生活才刚刚开始,父亲却走了。
他哪里知道独居在家的父母,平时的小病小灾他们总会自己扛着,不到迫不得已,是不会打电话打扰在外工作的孩子的。
余华说:“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具有说服力了,因为时间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
年迈的父母所需要的真的是金钱地位、荣华富贵吗?肯定不是的。
有孩子陪着说说话,散散步,病榻前有人端茶送药、嘘寒问暖。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安慰了。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太多的父母为了孩子可以拼尽全力,甚至付出生命,可到了晚年却要独守空巢。
空巢老人,已不是一个家庭的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无论国家出台什么样的政策,如何解决,作为子女的还是应该以“孝”为先,切记——孝敬父母,拖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