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故事20190801

2019-08-01  本文已影响0人  墨非1982

前几天在微信里看到了一个小学校长写教育故事,坚持了很多年,内心很受启发。回望自己的教师生涯,也有16年之久。期间辗转于教学单位和行政机关,但关注学生,时刻谨记自己的教师身份这种意识一直都在。遗憾地是这么多年发生了大大小小的事情,如今都已经演化为故事了,虽然自诩记忆力很好,但终有褪色淡忘的那一天。若是能够记下来,经常回望反思,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不久前参加了一个小型的学术沙龙,席间一个很有分量的报告为我推开了一扇窗户,引发了一些思考。主题是关于“课堂革命”。课堂为什么要革命,课堂将需要怎样革命,如何着手,如何实践,都是一个个鲜活而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今天看到中国教育报上关于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蕉副教授的介绍,一段对课堂的描述与上次的报告不谋而合,让我觉得很有趣味。


“结论是正确的,却没有人告诉你内在逻辑。”大学政治课往往有固定的套路,这恰恰是“教学的危险”;如果讲的结论是既定的,那讨论的空间在哪里?如果讲的套路都是明显的,那重构的弹性在哪里?如果讲的知识都是熟悉的,那么创新的动力在哪里?

大学思政课的问题是什么?不能“入脑入心”

理论本身是有逻辑的,就算理论是正确的,你得告诉我为什么是正确的;若理论真的能够解决现实问题,成为分析问题、认识世界的工具,那么理论和现实究竟应该如何联系?

有次讲到近现代中国的海关,“当时的海关政策对中国是利还是弊?”、“经济殖民是不是一种隐性的深度殖民?”、“隐性殖民如今还是否存在?”——李蕉的一个个问题抛出来后,200人的大教室鸦雀无声,“你别看他们嘴巴都没有动,但是我知道他们的脑子都在动”,这便是“会思考”的课堂。


这让我想起来那天的报告,课堂好坏与否不能简单通过老师与学生谁说了多少,说了什么来判断,把课堂还给学生也不是简单的让学生占据讲台做低效的讲演、讨论和活动。

如上所述的课堂,课堂还是老师在唱主角,抛出问题,学生作为问题的接受者,面临考验,并且无人作答,场面冷清,但是这种冷清不是漠然,不是隔阂,相反,恰恰这种冷清更加能够说明问题问的好,引人思考,全场鸦雀无声,学生的思路跟着老师的问题在思考,推进,而这种教师主导和场面冷清的课堂远比那种乱哄哄的热闹的教室要好得多。

又认真阅读了一遍《“李蕉的课,我们的课”》(中国教育报)觉得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启发的内容如下:

1、课时按照大班讲授+小组讨论+助教辅导,三个部分,分别是8+5+2的课时量

2、招收助教,建立立体式课堂,走群众路线,发动群众,课堂只靠教师一个人是带不活的。

3、课下展开了30次读书微沙龙,营造学习共同体。

4、取消考试,注重平时展示和结课作业,体现出公平的评价方式。强调学术规范意识,结课作业查重超过20%的人给予一次申辩机会,发送自辩邮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