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无用”的写作课:创意作业35班--007不写就出局编剧工作坊

更“无用”的写作课 || 创意作业3:文学的游戏和专业——《跳房

2018-07-10  本文已影响401人  宁曾

简书版权中心年度大课:更无用的写作课

阿根廷作家胡里奥·科尔塔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小时候,我喜欢玩跳房子。爸爸对我说:“世界是一格一格的,就像跳房子一样,你要把每个格子都标上数字。”格物致知。跳房子,是游戏,也是认知世界的方式。阿根廷作家胡里奥·科尔塔萨的《跳房子》,就是这样一部由格子组成的有趣作品。

人们把胡利奥·科塔萨尔(1914-1984)称为拉美“文学爆炸”的代表人物之一,短篇小说大师,博尔赫斯的精神之子,马尔克斯的文学偶像。把《跳房子》称为当代拉美文学的经典之作,“拉丁美洲的《尤利西斯》”、“二战后关于情感和观点的最为强劲的百科全书”。这部小说有趣的地方很多,在这里主要讲以下三个方面。

1、有趣的结构和叙述方式

这部小说最独特的地方是其非传统、跳跃式的读法。在作者有意的设计下,阅读的过程就像玩跳房子游戏,每个章节都是一个格子,可以顺着读,也可以跳着读。

《跳房子》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在那边”(1-36章),主要讲述奥利维拉--一名任性不羁的阿根廷知识分子和乌拉圭女友玛伽在巴黎的生活;第二部分,“在这边”(37-56章),主人公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与旧日好友特拉维勒重逢,并认识了其妻塔丽妲。第三部分,“在别处”(57-155章),也叫做“可以放弃阅读的各章”,集结了对前面五十六章情节的补充,各种报刊、文学和哲学作品的引文,作者的自我剖析和思考等,并通过一个叫莫莱里的人物来阐述自己的理论。

科尔塔萨曾想过把书名叫做《曼荼罗》,但又觉得过于刻意,便改为《跳房子》。跳房子是一种曼荼罗,也是孩童的游戏,既简单,又深刻。随着石子,一格格从“地”格跳到“天”格,象征主人公精神追寻的过程。

作者在小说的开头提供了一张导读表,指出本书实际上不止一部书,而是多部书,取决于其结构和读法。主要的两部有:

第一部,按通常的读法,即顺序阅读,从头读到第56章,之后的章节可以放弃。

第二部,从第73章读起,然后按照每章结束处标明的数字接着往下读。作者还提供了由数字组成的阅读顺序表,方便读者在搞混或忘记读到哪里时查阅,就像是藏宝游戏里的地图。

其他的许多部,则取决于读者的创意,就像玩跳房子,又像纸牌、麻将牌、乐高积木,作者给出基础的指南,而读者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堆砌出一个个别具一“格”的世界。读者的再创作使作品有了万花筒般多种多样的变化,每次读都能有新的面貌。读者和作者的关系,是这部作品又一个有趣的地方。

2、读者与作者的合谋

一般来说,小说的读者是被动阅读的,作者通过文字引导读者进入其创造的世界里,感受当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生死爱憎。而在《跳房子》里,作者和读者这两个身份重叠起来:作者站在读者的角度,考虑各种读法,邀请读者成为自己的“合谋者”,共同进行新的创作;读者不只是单纯的阅读者,同时也是创作者,可以把小说的章节当成素材,按照自己的爱好进行有意的编排,又或者随机、乱序、跳跃,自由自在、天马行空地再创作。通过这种别出心裁的架构,作品提供了双重、多重的阅读模式,在读者和作者之间建立起新颖的互动关系。

在今天看来,《跳房子》游戏式的结构或许并不令人惊奇,但作为一部60年代的作品,在当时算是很超前,甫一发表便震撼文坛。像许多颠覆传统的新事物一样,这部作品也引起了不少争议,被称为“反小说”。对喜欢的人来说,这部小说闪现着天才的火花,新奇的读法让他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乐在其中;但对另一些读者来说,却感到难以理解,阅读体验极差(这什么鬼?到底要说啥?)。

科尔塔萨把那些欣然接受挑战,乐于组合整合碎片,进行形而上思考的读者称为“合谋读者”,而把那些不要问题只等答案、喜欢不劳心智地被动阅读的享乐主义读者叫做“雌性读者”(后来作者曾为此向全世界的女性公开道歉,他发现阅读此书的读者有许多女性,她们的真知灼见令他对自己的大男子主义做出反省和自我批评)。

作为写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是必然会考虑的一个主题。该采取怎样的态度,作者和读者之间是怎样互相影响的,值得探讨。

3、抽象与具象的融合

文学作品的一大魅力就是在抽象和具象世界中的自由转换。文字本身是抽象的符号,它有一种魅惑的能力,把实体世界转换为抽象的概念,同时又能够把形而上的抽象理念转化为具象的人或物。就像跳房子的格子一样,跳过来,跳过去。格子与格子不是割裂的,它们即独立存在,又互相关联,构成整体,完美和谐。格子之间并非没有冲突,但冲突又包含在更大的协调里。

阅读《跳房子》,能感受到语言的强大和迷人,一格,一格,再一格,格子有神奇的力量,把人的思维引入抽象与具象完美融合的世界。对于某些作家——如博尔赫斯、科尔塔萨来说,他们常年大量地阅读,抽象思考是他们真实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精神世界就是他们的乡土。在这个世界里,幻想和现实界限模糊,不加区分。人的生、死、吃、睡、爱;经历的事,遇到的人,读的书,听的音乐,看的电影……通通交织在一起,以文字忠实记录。一切都是真实,一切都是虚幻,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现实与幻想互为源泉,互相转化,有时候出于我们的主动,有时候则被时间空间的变幻推着走,不由我们意志所决定。经常旅行、漂泊,在不同文化中穿行的人,容易有如梦如幻的感觉。我离开故乡到异国生活已经多年,渐渐他乡做故乡,但那座我出生的城市,仍然在我的脑海里活生生真真切切地存在。我闻得到清晨早点摊飘来的诱人香味,看得清从家门往外走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房屋、每一家店铺……同时我也知道,这个对我来说“真实”的故乡在“真实”世界里已经看不到了。对于一直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变化是细微的,渐进的,人随着环境变化,并不会感觉到极大的落差。离开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之后,再回首,已经物是人非。我记忆中的故乡,是真实的,也是虚幻的,它如此具体,又如此抽象。旁人无法理解,无法触及,只有我能找到入口,在里面行走。

人生如梦。生活中如梦似幻的事情也是多不胜数。《沧浪之水》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已经死了,这个事实真实得虚幻”。若有过类似的经历,便能感到这句话实在贴切。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去到另一个世界的人日益增多,但他们并没有在生活里消失,而是依旧在那里,做着他们一向做的事情。正如《百年孤独》里面描写的,亡灵到处游走,坐满整个屋子。夸张的手法,却最恰当不过。

对我来说,文学的有趣和启示正在这真实和虚幻的交界。假作真时真亦假。在文学创造的世界里,虚实犹如莫比乌斯环一样令人同时迷惑又清醒。无尽的迷宫,出路和原点完美衔接,逻辑轨迹却截然分明。寻找,寻找,再寻找。探索本身就有无尽的乐趣。

再说说几点启示,或者说,是阅读过程中的一些个人的感想。

1、结构的启示

格子的结构给我带来灵感,也给我启发。好的小说应有好的故事,而好的结构能让故事更有吸引力,或者让读者体验到别致的乐趣。结构就像盛着源泉的容器,本身亦成为一种艺术。在超文本的时代,更有无限创新的可能。

结构可以是平面的,立体的,线性的,网状的,一格一格的,一圈一圈的。想象一下,一本像曲奇饼干一样的小说,会是怎么样的呢?若是像意大利面,棒棒糖,勺子,正在编织中的毛衣,汽车,泡泡,风铃,猫,狗,十维空间振动的弦……等等,又是怎么样的呢?

文学结合其他学科的概念会是怎么样的呢?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微观,宏观……过去,现在,未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

世界是这么的大,人是这么的多样,可写的太多太多,挖掘这一座座宝库,千年也不够。有人说,世上的一切都被写尽了。的确,太阳底下无新事,很多东西都是周而复始。但在这一次次轮回中,每一个坐标系都有其值得书写记录的地方,留待有心人的探索。能沉下心来深入研究,把世间的变迁和精神的财富转化为文字,是人生莫大的幸福。

科尔塔萨说:“小说是开放性的游戏”。写作是充满乐趣的,还有很多很多可挖掘。但“游戏”不等于不认真。事实上,科尔塔萨“游戏”般结构的基础是他渊博的学识、深厚的文学专业功底和严谨的写作态度。一时的灵感不能持久,要把写作继续下去,就必须完成业余到职业的转换。

2、态度的启示

写作走到一定阶段,人便要做出选择。认真思考写作对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是业余的爱好,是谋生的工具,还是凝聚心血的创作。在简书一年以来,看过很多作者对这一点的讨论争议。我的态度是每一种选择都有其道理,不同的范畴有不同的对待方式。最重要是搞清楚自己在哪里,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是业余的爱好,玩得开心就好;是赚钱的工具,就做出优质的商品;是真心的创作,必须严肃地对待。

创作,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和权利,也是一种难以消除的热情和冲动。在各种文化都有创世的神话传说,人由神依照自己的样子所创造,神有创造力,人亦有之。宇宙生自然,自然生生命,在生命的进化中,人有了创造的能力,在基因里一代传一代。创造才是人类缺失追寻的“另一半”。在创造中,我们获得圆满,接近幸福。

写作即是一种创造。创世,造人,生万物。创作,意味着真真正正把热情、精力、灵魂放进去,全心全意投入,以心血浇灌文字。选择把写作当成认真的、与生命相联系的创作,也就告别了业余的态度,走上了职业的道路。

职业意味着不可以再把自己当写作小白,不可以把写不好、没时间当成不进步的借口,要用职业的态度要求自己,主动去阅读、修改、探索,一字一句去推敲锤炼。职业的精神,是做好每一项工作的前提,写作亦是。

我去学习过职业模特课程,老师一开始就讲模特的自我修养,职业道德。也许有人认为模特不就是摆摆姿势,走走路,并不是。不可否认有人天生就是衣架子,但要做一个职业的模特,意味着大量的练习、娴熟的技能和专业的态度。每一次的工作都有许多人参与,摄影师、化妆师、服装师、场景师、制作人……灯光打好,场景搭好,你多一秒拖延就是多一分成本。好的职业模特能在几秒钟内摆出多个最适合产品的姿势,让摄影师捕捉最精彩的镜头,迅速完工。即使自己不舒服,也尽量不耽误团队的工作。一位学姐在拍摄时临时生病,上吐下泻,但如果那天不拍完,就是成本的损失。她每拍完一组照片就马上跑厕所,一到镜头前就摆好姿势露出笑容,最后完美收工。这就是职业精神。

当然,有职业精神,并不代表要痛苦地忍受。或者说,所有由此而生的痛苦,都是自己心甘情愿去承受的。科尔塔萨不赞同把写作当成一种伟大牺牲,他认为“文学就类似性爱,就像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因为他喜欢,因为他享受了它。”出于对创作的热爱,郑重以对的职业精神便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态度。如村上春树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中提到的,自成为专业作家便每天早起写作,坚持跑步,自律性极强。正是因为热爱,所以一直写,舍不得不写,并愿意调整自己的生活,只为写下去,写好来。

3、读者的启示

《跳房子》关于读者的理念也给我启发。

刚开始写作,可能是出于让自己开心就好。一旦走上职业写作的道路,就不能不考虑读者。特别是现在互联网的平台上,阅读量、点赞量、粉丝量是作者是否受欢迎的一大指标,也是出版社会考虑的方面。

市面上不少写作培训班教人怎么针对读者的需要来走套路,用各种手段增加点击率、粉丝人数,包括吸引人眼球的标题,煽动情绪的用词等等。这样的“写作”更多地是制造快餐式流水线的产品,以迅速变现为目标,跟需要投入心血的“创作”没什么关系。这也是简书版权中心更“无用”的写作课与众不同之处,鼓励学员进行“创作”,写走出平庸和狭隘的好小说。

那么,创作时要不要考虑读者呢?我认为,完全不考虑读者,和只顺应读者的喜好,都是极端的。作者应找到这两端之间的平衡。

完全不考虑读者,那不如自己写私密日记好了。职业作家应该把读者放在心中。但考虑读者,便会有一种担心,我写出来的东西没人看怎么办?写什么才会有人看?实际上,在互联网的时代,若真写出作品来并能持之以恒,要做到完全没人看,除非特意隐藏不发表,不然也是挺不容易的。

一方面,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在这个世界是都是独特的,有属于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值得分享。另一方面,这些独特的东西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特定时代、文化背景等多种元素结合的产物。如《跳房子》的主人公奥利维拉想到的,一个人的面孔、身材、成长的环境,都会对他的想法和宇宙观产生影响。所以,无论写什么,在世界上都可能有人会有同样的想法,他们会跟作品产生共鸣,文字成为作者与读者灵魂之间的直通管道。一部作品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能有一些精神上互相理解的读者,我想也就很足够了。村上春树这样描述:

重要的是我与那个人彼此密切相连,这个事实必须是不可替换的。是在哪里如何相连的,我不知其详。不过我有一种感觉,在遥远的底部、黑暗的去处,我的根与那个人的根紧紧连在一起。那地方太深太黑,无法随意前往打探情势,但通过故事这个体系,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联结,有一种养分正在彼此间流动的真实感。

我们在底下穿透了日常生活这坚硬的表层,“小说式地”密切相连。我们在内心深处拥有共通的故事。我设想的大致就是这样的读者。我希望能让这样的读者尽情享受阅读、有所感悟,而日日写着小说。

说到顺应读者的喜好,我又想到作家张炜在《九月寓言》后记里说的话:

一个知识分子的堕落往往就是从迎合世俗力量开始的。一个冒牌诗人从来不会在世风里守住什么。好的作家总是更多地考虑他的读者的价值。我的《九月寓言》是写给我心目中的一部分人看的,因为我相信他们,信任他们的选择。当然,优秀的读者会有不同的审美标准。

读者读的是作品,而作为一部书的作者,就不仅是读书,而且要像读书一样,一页一页地、仔仔细细地阅读生活。生活就是浑然、厚重,极难把握。我就将这种感觉汇成一本书。读者有那种感觉,当然是个褒奖。
如果一个作者在写作时过多地考虑了他所读过的书,那么写出来的东西就变得好把握了。一本书比起它所描写的对象,再复杂也是一种简化;过多地借用另一本书的感觉和逻辑,就会越来越走向简化。
我们所见到的更糟的一些例子,是从报刊和某些条文出发写东西,结果就不仅是简化,还有对读者的伤害。因为他那样写的同时,实际上已经预先盘算了一遍读者,自认广大读者像他一样轻里轻气,像他一样浅薄。

不要因为自己的浅薄,低估了读者,还以为是在顺应读者的喜好。这是可怕的。

4、精神的启示

《跳房子》一书充满作者的哲思。对我的一个重要的启示是:人必须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并且坚持和相信这种精神。不要让别人去为你做决定,定义你的人生。你必须自己去探索,做精神上的探索。科尔塔萨写道:

如果说他在青年时期有过选择的话,那么他所选择的是不通过如饥似渴地快速积累“文化”来进行自卫,积累“文化”是阿根廷中产阶级为了探索本国和他国的躯体,或者是为了在周围一片空虚中自我感到安全而惯用的伎俩。

这样的现象,在当今的“文明”社会,不也一样很普遍吗?人们焦虑地累积“文化”、“知识”,做出各种有“文化”的姿态,只为了摆脱“一团空气”般空虚的生活,在飞速变化日新月异的“进步”中,抓住一点确切的东西。可往往越是追逐,空虚就越发巨大。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过自欺欺人而已。自己内心的空虚,只有经过自己的探索,才能找到最终的安定和平衡。

宇宙,自其源起的第一动开始,就决定了对“无”的告别和“动”的趋势。它运动着,生生不息。若陷入停滞,便是灭亡的开始,终将走向死寂。只要它还活着一天,动的状态就不会停止,并体现在天地间的每一个生灵身上。

人也一样处在动态之中。自生下来就不停奔跑寻找。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折腾的基因在血液里呼号,跑啊,跑啊,环境逼迫的也好,自己主动的也好,生命不息,折腾不止。或为觅身心安定,或为实现理想抱负,逾山越谷地寻找,找啊,找啊,找啊找。

《跳房子》的主人公也在寻找,一格一格地找心目中的天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种寻找没有尽头,永远在路上,每一次寻获,就是下一轮寻找的开始。只要宇宙还在动,人类还没灭绝,就会被宇宙的推动力所推动,不停地追索。

全球化的流动中,精神的孤独和流浪成为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追索中,我们既幸福又痛苦。但我们不能放弃寻找,因为人没有了追求,生命便是一潭死水。而寻寻觅觅,便注定受苦。佛教总结人生八苦:生苦、老苦、 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似乎命运写好了剧本,让人总在两端之间矛盾徘徊。只有找到中间的平衡之道,才能获得动中的安宁。

但怎么样才能找到平衡的中点?好看的小说会呈现冲突和矛盾,伟大的启示在于揭示平衡之道。平衡的状态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既有追求,又感安定。发起狂风暴雨,又给予宁静的港湾。你知道你终将再次启程,并且还是会迷惘,还是可能再次迷路,但是你心中笃定而有力量,手里握着指针,能找回真北的方向。

从精神流浪到找到平衡,是我的探索,我的过程,也是我的目的地。

简书版权中心年度大课:更无用的写作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