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力量的文字散文中国作家

乡土记忆散文:归途

2023-10-08  本文已影响0人  乡土文化记录者

在岁月的长河中,每个人都会踏上归途。那是一条熟悉的路,一条承载着无数回忆的路。在这条路上,我们寻找着过去,也期待着未来。

宋朝诗人陆游在其作品《峡州甘泉寺》中将归途的心镜渲染的更加真挚,“归途更清绝,倚杖唤渔舟”,归途的路,是清晰而自然的,即便是人已老,花已黄,归途却成了人最大的心愿。在归途中,心情自然是急切的又安静的。确切地说,自坐上归途的车,心情激动,但再无杂念,始终向着自己所想的地方走去。

在归途中,会路过许许多多跟自己的故乡类似的村庄,有时候看见一位老人,一个青年,一个孩子,都会让自己思绪万千,这不是父母的样子吗?这不是发小的样子吗?这岂又不是等待自己回乡的儿女。

一旦走近村庄的边界,一股鸡粪或者猪粪味会不受控制地闯进了自己的鼻孔,这熟悉的味道很刺鼻,但更多的是提示,提示自己终于回到了真实的自己的村庄。这样的村庄才是自己的村庄,这里的故乡才是自己的故乡。岁月静好只存在梦里,基于故乡的真实,便催生了乡愁。

当站在那条熟悉的小路上,看着夕阳的余晖洒在田野上,金黄一片。风吹过麦田,掀起一阵麦浪,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是真实的故乡,一个被时光遗忘的角落,却是每个人心中永恒的港湾。

沿着小路往前走,路边的野花竞相开放,五彩斑斓。偶尔停下脚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是一种久违的泥土气息,清新而自然。行走在乡间小路,自然会想起小时候和伙伴们在田野间奔跑嬉戏的场景,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只可惜,曾经的伙伴变得陌生起来,也没了往日的自然与真诚。

不知不觉中,就走到了村口的那棵老槐树下。记得小时候,奶奶总喜欢坐在树下纳鞋底,无所事事的孩子们在一旁玩耍。孩童时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想象。如今,老槐树依旧屹立在那里,仿佛在等待着游子的归来。

到了傍晚,家家户户的烟囱上都飘起了炊烟。那是熟悉的味道,是家的味道。多么希望,当走到奶奶家门口,看到她正倚在门框上看着我,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可时光不会倒流,年迈的老屋依然在那里,但慈祥老人已不在,杏花春雨已不再,只留有孤独的老屋在那里述说着昨天的故事。

晚上,做了一个梦。我们一起坐在灶台前,围着火盆取暖,奶奶用她那布满皱纹的手给我做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面条的味道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亲切。我品尝着面条,品尝着奶奶的爱,那是比任何山珍海味都要美味的食物。

那一夜,我睡得很香,仿佛回到了儿时那无忧无虑的时光。梦里,我又回到了那条小路,回到了那片田野,回到了那个家。在那里,我找到了归属感,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归途,不仅仅是一条路,更是一份情感的寄托,一份心灵的慰藉。它让我们明白,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不能忘记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人和事。因为那些人和事,才是我们真正的财富,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资产。

杨绛先生曾说”无论身处何方,无论你经历何事,都不要忘记那个等待你归来的地方,因为那里有你的回忆,有你的故事,有你的根”。唐朝大诗人王维也在《杂诗三首·其二》中写到: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是啊,当你踏上归途时,你会找到那份久违的温暖和爱,找到那份属于你自己的力量和勇气。

人情怀故乡,客鸟思故林。归途,是一种乡土回忆。它人们重新认识了生活,找到最真实的自己。相信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属于自己的归途,而那条归途将会成为我们生命中最美丽、最真挚、最具情怀的风景线。

(声明:本文为原创故事,图源网络,无关本文内容,图片如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人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