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集散文特辑谈天说地

出国那些事儿——留守的孩子(上)

2021-01-10  本文已影响0人  舒雪洁

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养成了中国人安土重迁的习惯,但凡有生路,谁愿意背井离乡。尤其飘洋过海到国外谋生,更是有诸多难言之隐。

记得几年前,有个基层干部曾说“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这真是个心系农民的好干部,为这样的人民公仆点赞。但大多数体制内的人是体会不到农民的无奈的。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既然土里刨食没有出路,那就走出去,走出小山沟,走出黑土地。

于是就产生了农民工和出国打工潮。

出去打工的大多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二老都在的,就两口子都出去,把孩子留给老人,老人不在的,就只能出去一个,另一个在家照顾孩子。

于是就产生了留守儿童这个群体。

床前小儿女,人间第一情,可这充满温馨祥和的人间第一情,是出国打工人心中最大的奢望,成了多少出国人心底永远的痛。

关于写这方面话题的文章有很多,这个话题也比较沉重。我这里只想用我的视角和观点来写一下发生在我以及我老乡和同事身上的故事。

老刘和老婆出国的时候,儿子才八岁,刚上小学,奶奶在家照顾他,那时候,没有微信,没有电脑。想儿子了就打个越洋电话,问寒问暖的,儿子刚开始会哭着说想爸爸妈妈了,后来时间长了好象也习惯了,通起电话来好象也不那么亲热了。

夫妻二人有了合法身份,已是三年后了,迫不及待地回国,儿子见到他们似乎有点生分了,这让他们心里很难受,觉得亏欠了孩子太多太多了,于是天天领着儿子出去玩,给他买玩的,买好吃的,好衣服。似乎这样就能弥补一些对孩子的亏欠,心里稍微平衡一些。

转眼儿子初中毕业了,成绩很差,没有考上高中,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问题是他迷恋上了电子游戏,天天呆在电子游戏厅里,通宵通宵地打,还结交了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受他们的影响,小小的年纪还纹了身,什么龙呀鱼的,搞得身上花里胡哨的。

奶奶说话他不听,于是奶奶就打电话给他爸老刘说,我是管不了你儿子了。老刘说,妈他再跟你要钱,你甭给他,没钱我看他怎么玩。然后老刘又打电话叮嘱儿子要听奶奶的话等等。

于是奶奶就切断了他的经济来源,可这小子有歪门邪道。

老刘两口子出国前在家里开了一个加工花生油的小作坊,出国后,那些设备也没卖,打算要是在国外混不下去,就回来重操旧业。

没想到的是这小子竟打起了这些设备的主意,有一天趁奶奶不在家,叫了几个狐朋狗友帮忙把机器拆了,当破烂儿卖了。

老刘当初买这些设备时花了二三万,这小子竟然一千块钱给卖废铁了。

奶奶回来一看,差点气得背过气去,赶紧打电话给老刘:你赶紧回来管管这个小祖宗吧,我是管不了了,再不管他,他连房子也敢卖了。

老刘一听这还了得,回去是来不及了,赶紧打电话给朋友,让他打听一下设备卖到哪里去了,再去买回来。

朋友找到了收破烂的,说尽好话又加了五百块钱这才把设备又赎了回来。

老刘两口子在这边一合计,这样下去不行,要想个法子,不然这孩子就废了。

于是老刘打电话试探儿子,问他愿不愿意出国,到爸爸妈妈身边来,谁知儿子说,打死也不出去。

既然不想出来,那就找地方上班吧,于是老刘托亲求友给儿子在饭店找了一份传菜的工作,谁知这小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一天还跟客人吵了起来,老板说什么也不敢用他了。

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过了几年,转眼到了该娶媳妇儿的年纪了,于是老刘托七大姑八大姨给儿子张罗着相亲,十里八乡的姑娘一打听是这么一个混世小魔王,避之唯恐不及,那还敢见面。

没办法,只能舍近求远,托工友在西部老区找了一个姑娘,姑娘家里穷,老刘出了十万块钱彩礼给女方父母,姑娘才答应嫁到这里。

婚后,媳妇儿上班,儿子还是不务正业,不工作,不干家务,整天游手好闲,沉迷于电子游戏,没钱花就打电话向老刘要。

原以为孩子出生后,这小子会变好,但他依然恶习不改,不管老婆孩子死活,我行我素,老婆一气之下,带着孩子回了娘家,再也没回来。

老刘现在最大的心病就是儿子,一提起来,就愁眉不展,唉声叹气……

唉!家门不幸,出此逆子,又能怪谁,只能自食其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