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腾冲游记(二) 滇西,腾之冲,国之殇
前记——从 昆明 到 腾冲 600多公里,早上9点多的飞机,8点40登机,6点半钟从酒店出发,天还漆黑。 昆明 属 中国 西南部,天亮得晚,8点左右才天亮,天黑得也晚,晚8点天还未黑。 昆明 早晚温度也低,酒店跟我们准备的早餐是一袋冷牛奶加两个小蛋糕,两个小橘子,实在不敢恭维,没办法,只好到机场过早。机场的 云南 米线,牛肉米线48元一碗,素的也要18元,七大一小八人过早就用了260多元,比我们前一天在 昆明 的晚餐(因改签的飞机,不含当天晚餐),还要贵40多元。所以,只要有办法,千万不要在机场就餐,不是吃不起,只是心理不平衡。也是我们经验不足,早知酒店打包早餐如此糟糕,在酒店附近,买点热镆热包子也强得多。牛奶不能过安检,从酒店带的早点大部分都扔在了飞机场。
保山 市 腾冲 市位于滇西边陲,是 保山 市的代管县级市。西部与 缅甸 毗邻,历史上曾是古西南 丝绸之路 的要冲。 腾冲 县是著名的侨乡、文化之邦和著名的翡翠集散地,从宋、元至清,翡翠的加工、销售十分兴盛,是闻名的“翡翠城”。进入二十一世纪后, 黄龙 玉的发现和使用,使本地产的 黄龙 玉声名鹊起,成为升值空间极大的新品种。 腾冲 在西汉时称滇越, 大理 国中期设 腾冲 府。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历代都派重兵驻守,明代还建造了石 头城 ,称之为“极边第一城。
从 昆明 到 腾冲 ,飞机飞了55分钟,取完行李,大约也就十点半钟。在 腾冲 接机的导游是个年青小伙, 腾冲 人,面相憨厚,我们都叫他阿宋。十三座的旅游小巴司机何师傅是 芒市 人,标杆驾驶员。两人都尽心尽责,沿途给了我们不少帮助和照顾,那是后话。在车上,阿宋告诉我们, 腾冲 属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平均气温14.8度,冬天最低温不低于零度,夏天最高温不超过30度,是最宜居城市,全年适宜于旅游观光。 腾冲 森林密布,到处青山绿水,景色秀丽迷人。境内有傣、回、傈僳等世居少数民族,民族风情丰富多彩。其中傈僳族在刀杆节表演的“上刀山,下火海”惊心动魄,令人叹为观止,只是我们时机不遇,不能看到。 腾冲 还有 中国 最密集的火山群和地热温泉。90多座火山雄峙苍穹,80余处温泉喷珠溅玉,温泉泉眼数以万计。位于 腾冲 的高黎贡山壮丽而神奇,是个“天然植物园”和“物种基因库”,各种 大树 拨地参天,各种植物竞相比美;当十月前后,银杏树黄时刻,你可看到满山的一片金黄。
腾冲 还是一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积淀了丰实深厚的历史文化。边陲古道的马铃声,记录着中、缅、印的商贸历史;石雕佛像,闪烁着中原与 东南亚 文化交流的光芒;在古老的侨乡 和顺 ,还有一座建于1928年,至今仍然是全国规模最大、藏书最多的乡村图书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中国 军民在这片热土上抗击 日本 侵略军,首创全歼侵略者的战例,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庄严肃穆的国殇墓园里安息着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数千座墓碑向后人昭示着民族精英抵御外辱的浩然正气。
腾冲 国殇墓园和滇西抗战纪念馆位于 云南 腾冲 西南1千米的叠水河畔小团坡下,占地80余亩,1945年7月7日落成,是全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宏大的国军抗日烈士陵园,1996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当地进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示范基地。从机场到墓园,二十分钟车程,在车上,阿宋简略给我们讲述了那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历史。
1942年5月, 中国 远征军在 缅甸 失利后,日军从 缅甸 进入 中国 ,侵犯滇西边境, 怒江 以西的大片国土落入敌手, 中国 抗战后方唯一的一条国际 通道 ——滇缅公路被彻底截断(后在此开辟了驼峰航线)。1944年5月,为了收复滇西失去的国土,打通西南国际运输大动脉——滇缅公路,使盟国的援华物资顺利进入 中国 ,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国 远征军发起了滇西反攻。远征军右翼军第二十集团军以6个师的兵力(含远征军直属部队)强渡 怒江 ,仰攻高黎贡山,血战南、北斋公房。接着又在盟军配合下,围攻 腾冲 城,于1944年9月14日将日寇全部歼灭,收复了抗战以来的第一座城池— 腾冲 。此次战役共歼灭日军6000余名,远征军官兵阵亡9168名,盟军(美)官兵阵亡19名。这是一段悲壮的历史,也是一段极具震撼力的历史。
走进国殇墓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警钟长鸣匾额,两个 和平 鸽立于警钟之上,寓意 和平 来之不易,告诫人们要不忘国耻,警钟长鸣。国殇墓园整个建筑群由纪念广场、纪念碑、英烈墓冢三个部分构成。以小团坡为起点,在其 东北 向的中轴线上,建有“攻克 腾冲 阵亡将士纪念塔”“ 腾冲 战区抗日烈士墓”、“抗日英烈纪念堂”及墓园大门。这是我见过的最真实的抗日战争纪念馆,纪念馆的外墙上刻满了牺牲将士的名字,纪念馆里有上千顶钢盔,里面陈列的所有物品,记录的事迹都是真实可信的。看着这些血淋淋的事实,让我们看到战争的残酷和震撼。这里是 腾冲 最有历史价值的景点,是 中国 境内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抗战国军墓园, 现在墓园里面有3346块包含国军和援华美军的遗骨墓碑,安睡着9000余名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尊严而牺牲的年轻的将士。环绕着小山,拱卫着山顶的是阵亡将士纪念塔。国殇墓园入园大门右手边有一碑曰“倭冢”(李根源题书刻石),埋日军尸于其中。听导游讲,墓中的 日本 军人采跪姿、面朝满山的 中国 军人墓竖埋谢罪,以示侵略者的失败。国殇墓园内还有滇西战役陈列馆和国民党知名人物蒋中正、于右任、李根源等的手书匾额题字。
在纪念广场上,竖立着李根源、张问德及娃娃兵的雕像。在滇缅作战的远征军中,有很多这样的娃娃兵,他们穿着宽大的军大衣,稚嫩的脸上充满自豪感和抗战必胜的信心。阿宋说,这个石雕是根据当时滇缅战场上的一张真实照片创作的,石雕的主人叫陈有礼,照片里面的他竖着大拇指,看起来只有10岁,他没有携带武器,破旧的棉衣外挂着搪瓷缸子,2个水壶和一 个旧 书包,腿上有绑腿,头上有军帽,他的背后是一群挑着扁担的人,当年这张照片非常出名,但是没有人知道这个少年兵是谁,他属于哪个部队?他还活着吗?后来,通过记者们的挖掘,终于找到了这个当年的少年兵,才知他叫陈有礼, 贵州 毕节 人,出生于1931年,而这张照片是他在11岁的时候拍摄的,那时他以娃娃兵参加了部队,经过新兵的训练之后,他们那一批新兵通过乘车,徒步等各种方式,走出了 贵州 层层山区,进入到了 云南 。在那个地方,他们被编入了第5军第200师第600团第3营第8连担任传令兵,这也是抗战期间非常出名的精锐部队。第五军在昆仑关大战日军第五旅团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后来这个11岁的娃娃兵经过8个月的集训,参加了著名的滇缅印, 中国 远征军大反攻,参加了惠通桥大战,松山大战一直到 龙陵 攻坚战。后来,陈有礼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其中有最著名的长津湖大战,而这张照片则是陈有礼在远征军的时候,美军记者拍摄的。他当时背着的2个水壶里面装的一个是辣椒面,另一个是盐,那是为炊事班背的。2016年,这个当年的娃娃兵,带着他的后代,来到 腾冲 国殇墓园,祭奠在滇西战场上牺牲的战友,当时老人泣不成声,反复告诫他的后代和旁边的随从人员,铭记烈士,不要忘记这段历史,场面非常感人。
张问德, 腾冲 抗战时临时县长,曾任省府秘书,龙云私人秘书, 昌宁 县长。1942年夏,日军铁蹄近腾,城中军政官吏包括县长邱天培闻风丧胆,弃城而逃,区区292名 日本 兵没费一枪一弹就长驱直入占领了 腾冲 ,占领了这座屹立了500年的“极边第一城”,使边地名城不战而陷敌手。时张问德已年过花甲,临危受命出任“县已不县”的 腾冲 县长,不顾一切地投入保家卫国的艰苦征程,在界头、曲石一带组建起了战时县政府和腾 西北 抗日根据地,“抗日县长”之名不胫而走。沦陷期间,张问德随身携带一面 中国 国旗,他发动群众,经历了四次反扫荡。他手拄一根藤条拐杖,六渡 怒江 ,八越高黎贡山,把抗日的县政府一直牢牢钉在敌后。尤其应当载入史册的是,在最困苦的1943年,当占领军的行政首领田岛煞费苦心地派人送来诱降书信的时候,张问德以他的大智大勇回书一封,给后人留下一篇浩气长存的传世檄文,这便是《答田岛书》。在文中他历数日寇侵入 腾冲 所犯下的罪行,最后凛然指出:“余拒绝阁下所要求择地会晤以作长谈,而将从事于人类之尊严、生命更为有益之事。痛苦之 腾冲 人民,将深切明了彼等应如何动作,以解除其自身所遭受之痛苦。故余关切于阁下及其同僚即将到来之悲惨末日命运,特敢要求阁下作缜密之长思。” 在信的末尾,这位流亡县长堂堂正正地署上了自己的头衔:大中华民国 腾冲 县县长张问德。这封回信后来被转呈中央政府,并登载于全国各报,还被选入了国史馆。当年的军政部部长陈诚称誉张问德是“全国沦陷区五百多个县长中之人杰楷模”,不愧为富有正气的读书人。全国解放后,张问德曾任 云南 德宏 州政协委员、常委,于1957年病逝, 德宏 州政协题旌“忠恤千秋”。
腾冲 ,一座美丽的城市,一座英雄的城市。到了 腾冲 ,参观了国殇墓园,参观了滇西抗战纪念馆,你会热血沸腾,你会震撼,你会为我们生活在 和平 年代,而且是生活在一个安宁及飞跃发展的 中国 而欣慰。
云南腾冲游记(二) 滇西,腾之冲,国之殇 云南腾冲游记(二) 滇西,腾之冲,国之殇云南腾冲游记(二) 滇西,腾之冲,国之殇 蒋中正题,李根源书 于佑任题 盟军抗日将士纪念碑 中国 远征军抗日烈士纪念碑 墓地 忠烈祠蒋中正所题“河嶽英灵 云南腾冲游记(二) 滇西,腾之冲,国之殇 云南腾冲游记(二) 滇西,腾之冲,国之殇 慰安妇生活用品 娃娃兵陈有礼雕塑 抗日老战士陈有礼展示当年照片 2016年陈有礼带着后代祭奠抗日亡灵 国民党元老,讲武堂创办者之一李根源。国殇墓园就是在他的倡导下修建的。 抗日县长张问德 张问德的《答田岛书》石碑 埋 日本 军人尸的倭塚 文中资料来自百度,部分资料和图片由导游阿宋提供,在此一并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