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应该用钱投票还是选票投票?
选举的经济学原理
公共政策,应该用钱投票还是选票投票?这部分聊聊选举的经济学原理,选举不是政治行为吗?跟经济学有什么关系?非常有关系。
比如三个人吃午饭,甲喜欢便宜的,5块就好,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乙喜欢10块的,多了少了都不喜欢;丙喜欢贵的50挺好,多了少了也不满意。
三人是团体,每个人都有单峰偏好,也就是理想状况,如果公共选择越接近心中的点,越满意,越偏离越不满。这种情况下,三人最终选择吃多少钱的午餐呢?
在市场中,遇到这样的选择时,记得科斯定律吗?谁用的价值越高,权利就归谁。丙出50,这时他愿意把午饭的权利买下来,选择吃20多的饭。甲只出5块,多出的十几块,丙补他;乙只出10块,丙也补他。
就是丙购买了甲乙手上的选票后,省下笔钱来提高他的午餐质量。通过买卖,皆大欢喜,如果用市场的方法,公共选择会落到大家都愿意的平均数上。三人愿意出总价65,分摊后平均数20多。
当然选举中,选票是不许买卖的,假定真的是这样。这时午餐由什么决定呢?投票,少数服从多数。甲5块,丙50块,说了都不算,乙说了算,因为无论高端倾斜还是低端倾斜,都能组成大多数。
投选票时,公共选择的结果相当于中位数,中位数决定。市场中是平均数,这里是中间人的偏好。
现实中选举要考虑的选择、内容、选民的意愿,比吃顿午饭复杂多了。每个政党都有复杂的政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有些决策有的涉及每个人,有些涉及部分人。
比如最低工资要不要上调点,退休年龄要不要延长等。这些公共选择哪怕不是无限的,也是非常庞大的。人们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和金钱,对这些选择逐一投票。
所以政治现实是,人们只能在有限套餐中选一个,最后能参与选举的政党不会太多,通常2-4个,一个选区候选人也就这些。往往不能全盘接受任何一位候选人和全部政纲,但只能做出妥协。
妥协本身就是一个人内心的选票买卖,哪件事更重要,哪件事不重要,哪件事可以放弃,哪件坚持,在心里权衡一遍。结果是像把选民放在个光谱上,抽象理解问题,要获得大多数人支持,做到才能赢得选举。
为了赢得选举,他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政纲呢?也就是应该站在那个位置呢?假如只有一个人(蓝色),无论什么立场他都赢,让他随意选,他站在左边。假如第二个人(红色)参加竞选,应该站哪?
公共政策,应该用钱投票还是选票投票?应该选个位置,既在第一位右边,又离他不远。为什么?因为只要他在那,右边的选民就会选他,不会选第一位,这时他获得选票最多。为什么要保持距离呢?因为要保持辨识度,不要让选民以为两人是一块的。
如果第三人加入,会用同样策略,既保持辨识度,又尽可能招揽选民支持。博弈继续,结果清晰,只有刚好站在中间的人才能获得最多支持。
也就是不论政党原本理想如何,只要想获胜,必须选择讨好中间选民的政纲。中位数投票原理,你要获得大多数支持,就要迎合那些中位数者的偏好。
这个原理是由邓肯·布莱恩在《民主的经济理论》中说的,过去人们认为,政治家是为了实现他们远大的理想而参加竞选;现在人们明白,政治家是为了赢得选票而去刻意剪裁他们的理想,只有讨好中间选民,才能选举成功。
问题:任何一个社会里,存在大多数人意愿这回事吗?为什么?有哪些社会目标真的符合大多数人意愿的呢?举两个例子。
不存在。
第一前文讲渔村的故事时,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指什么?可能是船上 所有人;是整个渔村的经济利益;所有人上船的权益;甚至是代表大多数的官员的决策。四种情况含义不同,说不清。
第二阿罗不可能定律,在特定场景大多数人的意愿是个伪概念,因为大多数人的意愿是循环不定的。会议召集人、程序确定者怎么问,人们就怎么答,结果很大程度可以被操控、预测,所以要注意到这个概念的模糊性。
第三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同时追求获益人数最大化和获益程度最大化,数学逻辑上是做不到的。
阿罗不可能定律
这部分说著名的“阿罗不可能定律”,说的什么呢?前文讲选举时,假定人的偏好是单峰偏好,也就是只有一个幸福点;越近越满足,越远越不满足。但现实是往往有多个幸福点。
假如一单位三个人去旅游,三个选择夏威夷、芝加哥、华盛顿,在三人心中的排序是:
甲的顺序是,夏威夷比芝加哥好,芝加哥比华盛顿好;乙的顺序是,华盛顿比夏威夷好,夏威夷比芝加哥好;丙的顺序是,芝加哥比华盛顿好,华盛顿比夏威夷好。如图。
公共政策,应该用钱投票还是选票投票?你猜投票结果,去哪个城市?如果在芝加哥和夏威夷间选择,根据偏好,夏威夷2:1战胜芝加哥。另外两个如图所示,也是2:1.
是不是很有趣?同样的选民,选举中没有任何不正当的事发生,每人都如实做了选择。即使这样,也不能选出哪个城市最合适?
现实中,经常说大多数人的意愿,如果真的这样选举几次,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意愿充分表达,最后一定符合大多数人意愿。
但经济学家早就通过阿罗不可能定律指出,要选真正代表大多数人意愿的选项,实际上不可能,选择结果其实是循环的。
选举的人或会议召集人看似公正,只不过问夏威夷好还是芝加哥好?芝加哥好还是华盛顿好?不同的问法决定了不同的答案,不存在什么大多数人的意愿这一说。
越看越神奇,过去理所当然的事,在这个简单的模型中一下模糊起来。也有人会说,现实中公司的政策,没有循环不已、议而不决的事。为什么?
图洛克在《为什么这么稳定》中说,现实生活中,决定什么事,都有会议召集人,议程设计者,他设计了问题、设计了选举方案,设计了选举选项,从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选举结果。
这也是为什么现实生活中,虽然开会是民主的,大家可以充分表达意愿,最后投票表决,但会议召集人、主持人,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投票结果,在他选择投票方案时,就已经暗中决定了。
当然现实生活中,真要逃避阿罗不可能预言的循环,除了确定会议召集人、固定会议程序外,还有个办法,是不要让人们投选票。
让甲乙丙对三个城市标价,愿意去哪个城市,愿意出多少钱去哪个城市。明确标出来之后,一合计最受欢迎的城市就出来了,且不会再循环,是个确定的答案。
用选票投票和钞票投票,可能会遇到根本的不同,是钞票投票,不仅能反应出选民对不同选项的排列顺序,还能反映出不同选项偏好的轻重,因为不同价格能反映出量的不同。
而选票只能反映出不同选项间偏好顺序,轻重没办法显示出来。这是二者一个重要的区别,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后面再说。
公共政策,应该用钱投票还是选票投票?问题:你的单位,会议召集人是怎么确定的?对会议讨论结果有没有起主导作用?
薛老师观点:在每个单位里会议召集人往往是有经验、有影响力的资深从业者,他们说话有分量。这种分量,是他们跟同事长期合作过程中自然而然积累起来的。
在召集会议、确定议程、介绍情况、引导大家思考过程中,会议召集人的经验、判断和权威会微妙地提现出来,从而影响他人的选择。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有价值的知识的利用过程。
谢谢欣赏,观点来自《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