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

2021-05-31  本文已影响0人  Vergil_wj

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我们如何把现实中大量而复杂的问题以特定的数据类型特定的存储结构保存到主存器(内存)中,以及在此基础上为实现某个功能(比如查找、删除、排序元素)而执行的相应操作,这个相应操作也叫算法。

数据结构

狭义:

数据结构是专门研究数据存储的问题。
数据的存储包含两个方面:个体的存储 + 个体关系的存储。

广义:

数据结构既包含数据的存储也包含数据的操作。
对存储数据的操作就是算法。

算法

狭义:

算法与数据的存储方式密切相关。

广义:

算法与数据的存储方式无关。
这就是泛型思想。

泛型:利用某种技术达到的效果就是: 不同的存储方式, 执行的方式是一样的.

数据结构 = 个体 + 个体之间的关系。
算法 = 对存储数据的操作。
程序 = 数据的存储 + 数据的操作 + 可以被计算机识别的语言。

按照视点的不同,将数据结构分为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逻辑结构

数据对象中数据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分为以下四种:

  1. 集合结构
    集合结构中的数据元素除了同属于一个集合外,他们之间没有其它关系。
集合结构.png
  1. 线性结构

线性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

线性结构.png
  1. 树形结构

树形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种一对多的层次关系。

树形结构.43.png
  1. 图形结构

图形结构的数据元素是多对多的关系。

图形结构.png

物理结构(也叫存储结构)

是指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形式,分为两种:

  1. 顺序存储结构。

是把数据元素存放在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里,其数据间的逻辑关系和物理关系是一致的。

  1. 链式存储结构。

把数据元素存放在任意的存储单元里,这组存储单元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