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练习
今天看到凯哥的文章中提到一个关于鱼哥(水清亦有鱼)的故事。
当时的鱼哥想争取一个和大号长期约稿的合作机会,所以意味着要去跟一些当时很厉害的作者们竞争,成功的希望比较渺茫。
但后来他意外的获得了这个合作机会,原因简单到让人不敢相信,竟然只是因为他是其中唯一一个没有错别字的人。
我看到这个故事一时间觉得内心很触动,马上联想到了自己。
这两天我在做一件挺可笑又挺可悲的事情,进行“的、地、得”习题练习。
每天在网上找一百道“的、地、得”专项练习题,一个个认真填完,再甩进群里让朋友帮我一一盯对。
看上去好像是一个小学生在矜矜业业地做寒假作业那样可笑。
这件事的起因大概要追溯到我读小学的时候,那时候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作文也经常被当成优秀作文在同学中传阅。
不懂事的年纪,很容易就“膨胀”。
那时候觉得自己很厉害,所以不愿意跟其他同学一样一个字写个几百遍,像“的、地、得”这种基础的练习我更加嗤之以鼻,不肯下功夫去研究。
导致我如今快三十岁的年纪,还分不清这三个字的用法,写文章从来都是“白勺”到底。
记得在完成鱼苗基础班写作作业时,被点评官张小溪提醒:
“弼马,你文章中的“的、地、得”用法不对哦,发给你一个口诀,希望能帮到你。”
随后甩了很长一个“的、地、得”用法口诀过来,我条件反射一般点击了“收藏”,然后很快把这件事抛之脑后。
大概率当时心里在说:
“有什么所谓,只不过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字而已,对错又有谁会在乎?”
直到最近我给一个社群做点评的时候,发现不少人的作业都有很多基础问题。
错别字的问题,标点的问题,排版的问题。
但当我一一指出的时候,却有学员表示这些问题都太基础了,说自己迫不及待想提升自己的文章质量,而不是停留在这些基础的问题上。
看着他们执着又无所谓的样子,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有点悲凉,像是看到了镜子里的自己。 我不正是这样,连基础问题都搞不明白,就自称要开始写作之路吗?这样的行为不正如在松散的沙滩上,建一座摇摇欲坠的高塔那样危险吗?突然觉得自己天天在说写了四十万字的行为有点“羞耻”,就像在亲手完成一座“豆腐渣工程”。
这感觉很不好。
于是我现在开始每天做一百道练习题,虽然还不是很熟练,但我相信慢慢就会熟悉。
于是我现在看到意思含糊的字词,也会马上去百度查询,搞个清楚明白。
于是我现在遇到自己难以理解的字词用法,也会马上腆着脸甩给朋友让他们帮我解惑。
这座高塔的地基,我想亲手铺垫得稳稳当当。
也许是晚了,也许并未晚。毕竟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一个是十年前,一个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