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力学习

为什么你看上去很努力,却收效甚微?

2017-07-20  本文已影响0人  本小喵

之前的文章交代过,我是一名留学语培行业的任课老师,先后教授一对一的托福和雅思。工作一年来,也接触了不少学生,千差万别,今天来聊聊其中的一些特例。

A同学是我的第一个学生,因此对他尤为关注。他是一名高三的学生,在来到我所在的公司前,已经在某知名机构(现在口碑持续下滑中)学了300课时的托福一对一,学完了全部的知识点,但是成绩只有不到30分。因为急于出国,成绩又跟目标分数相差太远,所以来到北京全脱产学习。

作为授课老师,我们要给自己的每个学生制定出一份宏观的学习规划和具体到每节课的授课计划,以及具体到每天的自主复习计划,如果是全脱产的学生,则具体到每个时间段,由全脱产自习室的助教老师负责监督其任务完成情况。

学习规划是根据学生个人情况定制的,授课老师、助教老师、全脱产自习室助教老师全都各司其职,学生也很配合,几乎每天都在自习室待到晚上11点,每周单休周日一天。即便这样,他的最高成绩也才45分,之后又考一次,成绩还又下滑了。

为此,我们整个考试端口的服务团队每周召开一次小组会议,分析服务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他的配合度上有哪些不足,后续应如何改进解决方案等等。会上我们总结了他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条:

1 消极的自我评价。

他始终认为自己学习不好,不是个好学生。有时候我们试图用其他学生紧跟老师的规划,扎实练习、快速进步的例子激励他,告诉他,他也同样可以做到。每当这时候,他就会用别人是好学生,别人聪明,而自己是辣鸡这样的消极语气回应。谈心鼓励过N多回之后,只要再谈到类似的话题,还是一样的态度。

2 沉浸在舒适区不求改变

他对自己的定位,始终是一名差生,无论怎么努力都比不上别人,因此也就没有动力去努力,一直按照自己悠闲的节奏学习和生活。可以说,在我带他的半年中,从来没有见他正常速度走路过,都是晃晃悠悠的,跟老年人一样的节奏。从自习室到我的工位上课,一层楼的距离,十分钟都走不到。学习上也是如此,上课回答问题、记笔记都比别人慢好几拍,上课都是歪在靠背椅上,跟躺着一样,喊他坐起来,坚持不到五分钟就又躺下去了。在他身上,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正常17、18岁的少年应有的青春和活力。每次跟他谈心,试图让他打起精神,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时,都会得到一句“我一直都这样啊”作为答复。

对他来说,这种超慢节奏才是生活的常态,而他也沉浸在这种舒适的节奏中,丝毫没有想要改变的意思。自主复习计划中,要求一篇阅读限时20分钟完成,如果没人盯着,他都是慢悠悠地拖很久才完成。假如助教老师卡着时间监督,在规定时间内他永远做不完。无论练习多久,练习多少篇题目,他都永远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悠悠地就做那么8、9道题(每篇托福阅读共14题),这也直接导致他速度上没有任何提升。每到实际考试中,时间是严格固定的,而他也从来没有做完过。

3 只重数量而不重质量

A同学看似遵循老师的要求,完成了规定的练习量,但是在质量上,却总是缺斤短两。每篇文章限时20分钟确实做了,只是20分钟内做了8道题后面就不管了,其他的题目就自生自灭去吧,这样的练习状态,怎么可能有所提高呢?

4 缺乏反思

每天偷工减料地完成任务就好像终于获得解放了,再也不想浪费一颗脑细胞在托福上,而从未分析过自己眼下还存在哪些不足,还有哪些知识点没有消化,这样漫无目的地练习,当然收效甚微。

任何只指出不足而不给解决方案的分析都是耍流氓,到底如何才能帮助他改掉这些问题呢?最近大热的《刻意练习》可以给出满意的答案。

第一,要克服错误的认知。

世上本不存在什么天才,书中提到的几个天才的例子,最后也都证明仅仅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虚假宣传罢了。绝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都不想上下,非常聪明和非常愚笨的,都只是极少数而已。因此,完全不必因为过往的几次失利,就认为自己是废柴。

确定了大多数人智力上都相差无几之外,还要避免陷入另一个误区。既然之上相当,是不是只要我坚持努力,就能超过别人呢?不是的。包括此前广为流传的一万小时理论,都过于夸大了时间和努力的作用。就像我的那位学生,一周六天,每天在自习室学习将近14个小时,难道这还不算努力?但是效果也不过如此而已。所以要明白,决定你成果的,绝不仅仅是你付出的时间和努力。

第二,务必走出舒适区。

停留在舒适区的简单重复,只是让你把已经熟悉的步骤操作得更加熟练而已,没有任何意义。只有不断设定比当下水平高一点点的小目标,并一步步向着新的目标努力,才有可能逐渐取得进步。假如A同学当下水平是20分钟答完8道题,下一步只有向着9道、10道的目标去努力,才能逐渐提高阅读速度。

第三,数量和质量并重。

都说量变引起质变,量的积累确实重要,但若忽视了质量,也只是事倍功半而已。A同学虽然效率低下,但至少每天都在自习室勤勤恳恳刷题练习。不敢说刷遍了48套TPO,一多半总是有的。但还是没有任何进步,何故?只顾量的积累,可是每一次练习的质量都大打折扣,这样怎么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呢?

第四,要有反馈机制。

每次练习都要有反馈,收到反馈才能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找到不足的原因。明白了这两者,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从而取得进步。任何没有反馈的练习,都是无用功。开完小组会议之后,我们决定,之后A同学的每一项练习,授课老师和助教老师都要相应地给出反馈,指出其中的问题,并提供具体的改进方案,要求A同学按照改进方案落实练习步骤,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练习,争取取得进步。

其实惰性每个人都有,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只是程度深浅罢了。我自己有时候也会犯类似的毛病,不过好在已经走在痛改前非的路上了。如果你也有类似的问题,不妨我们一起操练起来啊,做个行动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