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姐姐,就要让着弟弟,凭什么?
1
放暑假了,孩子爷爷过来帮忙看孩子。
这天午休,手机响起。
我一接通,还没来得及说话,手机那头就传来闺女歇斯底里的哭喊声:“明明是弟弟的错,不是我的错,你凭什么只说我,不说弟弟。”随后是爷爷的怒吼声:“你是姐姐,就必须得让着弟弟……”闺女、儿子的哭喊声,爷爷的训斥声混成一片,冲击着我的耳膜。
我问:“发生什么事了?”
闺女一听我的声音,越发委屈地大哭起来,从她的哭诉中,我大概知道了事情的经过:闺女带着儿子、表弟妹在客厅玩游戏,约定谁表现好,就给谁发小奖状。儿子表现不太好,没有得到小奖状,于是一生气,就把闺女的书撕了,还委屈地哭着跑到厨房找爷爷,爷爷看儿子哭得伤心,大概是心疼了,没问清楚事情经过就训了闺女一顿,说了一些狠话。于是发生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闺女问我:“我是姐姐,为什么就要弟弟错了也要让着他?明明不是我的错,爷爷为什么只说我?爷爷是不是不爱我,只爱弟弟?”
听着闺女一连串的发问,我很心疼,也很无奈,只能静静地听她诉说,尽量安慰她,慢慢平复她的心情,并答应晚上回去后好好处理这件事。
晚上回到家,我问爷爷孩子们白天在家发生什么事了。爷爷说:“我在厨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姐姐就应该让着弟弟呀。”然后无可奈何地跟我抱怨闺女如何的不懂事,如何地不谦让。比如:闺女正在玩一个玩具,弟弟也要玩,闺女不让;闺女正在画画,弟弟也要那支画笔,闺女不给。最后,每次都要爷爷好说歹说,甚至生气之后,闺女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把东西给了弟弟。
说实在的,我当时听完之后,内心是郁闷的。
在爷爷的观念里,因为闺女是姐姐,所以无论弟弟的要求多无理,都必须让着他。
不仅仅是老人,很多父母也是这样。
认为姐姐让着弟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姐姐表示抗拒,就会被扣上“不懂事”的帽子。即使姐姐因此不开心,他们也认为只要冷处理一下,很快就过去了。
家长的本意是想通过姐姐让弟弟,让姐姐学会关心、爱护,与弟弟和谐相处,增进姐弟间的感情。姐姐主动让着弟弟,的确是一个温馨感人的画面,但是如果为了让姐姐让弟弟,而对孩子们进行区别对待,这种矫枉过正的方法,不但会事与愿违,而且会给两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埋下隐患的种子。
2
一旦偏心,再好的教育都教不出优秀的孩子。
先看看些被家长忽视的姐姐们。她们一开始,会表达不满,表示抗议。但是久而久之,他们发现即便抗议也改变不了结果,而且还有可能被家长责骂。当她们逐渐意识到在父母那里得不到理解和关爱,并且不能因此表现出负面情绪时,她们会学着将自己封闭起来,关闭自已的情绪通道,那么,他们也将失去对别人的感受觉察的能力。
孩子与父母的依恋模式,塑造她后天的安全感。
如果父母能给予孩子积极的回应,孩子就能感受到自己被理解和保护,她就能跟父母建立亲密的连接,形成稳定的依恋关系,这是一种安全的依恋,是孩于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基础,不但能为孩子树立大量的信心,而且也对孩子以后的交际能力、抗压能力、沟通理解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父母长期忽视孩子的感受,孩子从父母那里得不到关爱,就会逐步淡化对父母的情感,容易形成回避型依恋模式,这是一种不安全的依恋。这种依恋会让孩子、乃至成年之后都缺乏安全感。缺乏安全感的人容易忽视别人的感受,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还会出现多疑、易怒、焦虑,甚至自残等一系列问题。
没有抚平的精神创伤,使他们的感知出现问题,情感无处安放。
从小太“懂事”的孩子,长大以后大多不太幸福。
那么被父母偏爱的弟弟们又会怎样呢?其实也好不到哪去。长期的偏爱会让他们失去很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他们无法习得通过沟通等运用高级技巧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技能,甚至可能会误以为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唯一有效的途径就是抢。
父母给予的不健康的关爱,容易使他们要么以自我为中心,形成支配统治型人格,要么过分依赖他人,形成索取型人格。一旦他们无法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知道行为边界在哪,但又习惯于被关注,他们就会采取另类的方式达到目的。他们总是需要通过控制或依赖别人来获得存在感,缺乏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很少顾及他人的利益,或很少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这样的孩子到了学校、社会上就会屡屡受挫,陷入困局。
以爱之名的过度保护其实是另一种剥夺:剥夺了孩子在挫折中成长的权利。
3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独一无二的爱,没有人会伟大到主动付出而毫无怨言。作为家长,我们要引导姐姐共同分享,而不是强迫她无偿付出。
家长除了告诉姐姐要照顾弟弟,也要告诉弟弟,姐姐把自己的东西让给他,是因为爱他。让,要谢谢,不让,也要学会接受,可以趁机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引导他采取更有效的方式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生二宝,老人帮忙带娃也更加普遍。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的参与的确为我们分担了很多,有效缓解了我们的压力。
但是由于大多数老人缺乏育儿新理念,加之精力有限,经不起熊孩子折腾,可能更容易采取简单、一刀切的方式对待。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耐心跟老人沟通,尽量达成一致意见。比如:对每个孩子都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不一味包庇小的,指责大的;先了解事情经过,再批评教育;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不用威胁恐吓性言语等等。
即便老人的教育方式真的出现了问题,与孩子发生了冲突,我们虽然无法第一时间化解孩子内心的伤害,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机,但依然可以想办法弥补,将伤害尽可能降低。
我们的大脑有上千亿个神经元,这些神经元构成了丰富的大脑回路,我们的每次体验都会决定哪个大脑回路会被激活,对大脑进行重新布线。
你给孩子什么样的体验,孩子就会塑造什么样的大脑。
科学研究发现,孩子的所有体验都不会消失,它会以外显记忆或内隐记忆的形式存在于大脑中。外显记忆能够被有意识地调用,而内隐记忆则根本意识不到,它会以我们无法察觉的方式影响我们的认知和行为。只有将内隐记忆外显化,我们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进而理解并控制它。
当孩子遭受了不公平待遇,他的内心会感到排挤、孤独、受伤,如果这种负面情绪长期得不到化解,孩子就有可能将类似不愉快的经历编码为内隐记忆进入大脑,形成一种特定的心理模式。比如:孩子会变得听不了批评,因为他认为那是因为别人不喜欢自己;会变得不敢去尝试类似的事情,因为他害怕遭遇同样的经历……
我们要做的就是避免孩子产生消极的内隐记忆,一旦发现孩子突然出现异常行为时,要考虑是否是因为某个内隐记忆对他造成了影响,帮助他将内隐记忆外显化。
当孩子发生了不愉快的经历时,我们要重视,不要回避,要帮孩子去探索、理解自己的经历,及时鼓励他说出来,说得越详细越好。当孩子开始回顾,我们就有机会重新进行引导,让孩子更充分、全面地理解整个过程,从而获得全新的认知,进而学会自主去处理问题。这期间,为了使画面更加清晰,也可以考虑让相关人员参与进来。
4
养育孩子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多孩的父母更是一场艰难的修行。这其中的艰难不仅在于物质上的压力,还在于精神上的负累。
家长在每天照顾孩子,和孩子沟通处理各种冲突中常常会感到疲于奔命,感觉没有太多精力培养孩子的优秀品格。但是,毕竟孩子的心灵是幼小、柔弱的,他们对自身的评价,外界的认知,未来的期盼,都来自于父母。只有父母在他们成长中给予足够的关爱和引导,他们才能在富足的心境里,习得智慧,丰满品性,他们日后才能拥有强大的力量,在人生路上信步徜徉。
当家长给予孩子公平的爱意,用更理性的态度去践行教育应有的公平情怀时,那些教养孩子中的“崩溃时刻”,也能成为促进孩子发展的“成长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