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点比写作技巧还重要,现在知道还不晚
每个人都有一个作家梦,每一个作家都是在用别人的名字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没有人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写出自己故事,让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呢?
写作这件事儿,是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尝试的。
如何准备?怎么让故事动人?如何让作品更加完善?
一、写作与读书
几百年前杜甫就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话放在如今依然是真理。
写作与读书密不可分,读书是输入,写作是输出,没有输入何谈输出?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输入都可以内化成为知识,有效输出。读书有方法可寻,正如艾丽斯·马蒂森说,读书并非以数量取胜,而在于阅读时是否同时兼具好奇心、能动性和求知欲,并找到自己与那些伟大作家之间的差距。
选书亦有法可寻,叶圣陶先生在《文心》中说,读书贵在新知,写作贵在新意,这其中最要紧的是触发。
所以,在学习写作时,我们可以先做主题阅读,通过主题阅读,整合同类知识,构建知识脉络。在构建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触发点,将这些触发点记录下来。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胡思幻想,将来可能会成为千金不换的创作素材。
无论小说、随笔、还是散文,我们所说的故事创作,不过就是将一个想法具体化,意义化的过程。可以直接诉诸想象或者回忆,先记下闪现的单一事件、想法、影响或者事实。总之,先把涌上心怀的事件通通记下来,再从中筛选。
如果这些触发点是关于成长故乡或者任何非常熟悉的事物,那就太好了。作家写作要么是他们生长的地方,要么是他们所在的族群,又或者是他们熟悉的生活方式——比如移民生活。
咱们熟知的很多作家,都有自己的精神家园。比如贾平凹的商州、阿来的藏区、莫言的高密、王安忆的上海里弄、冯骥才的天津等。
这个精神家园是一个作家的根,是他创作的源泉。
有根的作品,饱含情感。小说中,故事可能是假的,情结可以是假的,但情感一定是真的,只有能打动自己的文字才能打动别人。
二、铸就完美
真正的作家和自认为作家的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认为作品是需要修改的。
很少有人可以只写一稿就完美无缺,即使是最优秀的作家也是需要修改的。
我们并不排斥修改,但问题在于不知道如何修稿。
改什么?
《文心》中说,起承转合的地方。
所有的作品,最终的落点都是在句子和词汇上。如果用错了一个词影响的是一句话,而用错了一个转折词,会导致一段话或者一篇文章有另一个走向。
其次,需要注意,尽量用短句子。简单但饱含信息量的句子,最有力量。
如何改?
修改的关键在于,将自己从作者的身份跳脱处理出来,站在旁观者视角客观的看待作品。
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是,写完后放一段时间再来改,原则上讲放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但至少要隔几个小时。
修改时最好可以将文稿打印出来,读出声。朗读是认识的最后一步。需要特别注意段落的划分,起承转合的地方,以及卡壳和有歧义的地方。
如果想要找别人帮忙,最好找互换作品的作家。《文心》中几个学生常常交换意见,因为大家都懂,而且不会因为不好意思而不敢说实话。
写作并不是作家的专长,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
余华说,写作唯一的捷径就是,写。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说,“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但别忘记,“一万小时天才定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在正确方法的指导下,坚持不懈,反复思考,从错误中学习,在失败中前进。
写作的意义就是为我们提供正确的方法,科学的指导。希望你可以写的开心,写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