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旅行(四)
四、阅读
旅行前的阅读,相对来说是我最喜欢的一个部分。因为我向来就觉得文字性的描述很多时候比纯粹的图片要更加动人。但凡远途的旅行,我都提前开始准备。我讨厌面对着壮丽的风景或是残破的古迹都只能冒出一句:“啊!美啊!”颇显自己层次不够的样子。去敦煌前,我看过莫高窟的历史,还有周边几个古城的遗迹的考古资料,可惜最后天气原因未能成行。去柬埔寨前我也看过吴哥窟的血泪史,后来看到长满青苔的墙壁上被挖去的宝石遗留下来黑漆漆的窟窿,还颇废了一番感叹。这次去希腊,既然是早已打算,阅读就更加不能太过马虎。最先挑选的材料当然是国内各大书店常见的旅行指南。该类书籍种类繁多,并且都是来自不太知名的出版社,印刷倒是统一的五颜六色。就其内容来看,也无非是这么几个大类:景点、门票、住宿、饮食,排列次序不同而已,再配以五花八门的图片。这类书籍,并没有什么选择的必要,往往是拿上离收费处最近的一本就可以打道回府了。这次挑选的希腊指南也是如此,先按照希腊国家区域的划分,每个部分有哪些值得去的景点,门票几何。比较有价值的是列出了各个景点开放的时间,能够避免白跑一趟。对于希腊的历史也有简要的介绍。但可惜的是,历史归历史,这毕竟已经是尘封的东西,怎么把已经消失的历史和今天尚且能够看到的建筑结合起来,是这类书籍统统忽略的一点。我又不是历史学家,知道一大堆年份也是无用。不得已又要去找书来看,就专看希腊的建筑一类。后来发现国内的旅行指南不过是网页摘抄,就其实用性而言实在是及不上论坛七零八落的经验。但这一类旅行书籍有一个长处,那就是它们都在不遗余力地向你保证,你的旅途即将是一帆风顺的,当地人一定是友好热情的,旅店一定是干净整洁的,以及食物一定是精致可口的。倘若以把人忽悠去旅行为评价标准的话,那么这类书籍显然是成功的。
我不喜欢这类书籍,写实不够实际,幻想又不够彻底。既然我获得实实在在的旅行信息的诉求在此处得不到满足,同时它又不能够给我提供足够的幻想空间,那么就索性把实际的旅行安排甩给H——谁让他是学理工科的呢,天然的办事儿就比我这个学文科的靠谱——我就专司幻想得了。于是我又回到了荷马史诗,又回到了俄狄浦斯王。我幻想奥德修斯归家的旅程,幻想在伊萨卡海边的悬崖上站着的穿着长裙的佩涅洛佩。我幻想在石头砌成的剧院里演员带着面具的演出和观众一脸惊惧的表情……幻想越是飞得远,就越是感到对旅行的期待。临海的悬崖和古老的剧场马上就要变成我所经历过的现实的一个部分,这怎么能不让人心生期待甚至是亢奋。阅读的妙处就在于它无需通过信誓旦旦的言辞也能让你对远方心向往之。正是怀着这样的期待,我和H奔赴浦东机场,我们的旅程,将从那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