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那些用钱也买不到的疫苗
今天看了电影《金刚川》,讲的是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保卫一座运送物资的桥,美军不停炸桥,志愿军不停修桥的故事。看完之后我又去查相关资料,原来历史上志愿军从桥上运输物资的过程,比电影中有智慧得多。由衷的佩服志愿军的精神与战术,也感慨于这么好的题材被拍成电影,我看完之后有种智商被愚弄的感觉。
最近年底了公司各种聚餐很多,也许是因为快到春节的原故吧,我总觉得春节的主要目的就是吃。尤其是各种油炸点心和火锅,于是难免口腔溃疡了。疼得我喝水吃饭都成问题。每每说话咀嚼时触及到伤口,就无法再专心的工作与思考,大概也疼坏了脑子。我无法想象在抗美援朝的战役中,战士们在吃着冰坨一样的土豆,穿着单薄衣服的情况之下,是如何保持战斗状态的。人人都是血肉之驱,自然是知道疼痛,寒冷的。但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电影里,这些战士们就不像是人类,而像是有着极强目的性的机器,不知疼痛,寒冷与将死的恐惧。
站在当时中国的角度,是一定要抗美援朝的。我们不帮朝鲜打美国,美国帮韩国打完朝鲜,就会帮台湾打大陆。抗美援朝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自保。弱国无外交,但我们也不是任人欺负的。
如今已是2021年,抗美援朝也过去了70年。然而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里,依然上演着国与国之间的弱肉强食。大家所争夺的,不再是军事缓冲区,也不再是领土,而是新冠疫苗。
美国的辉瑞公司是新冠疫苗的生产商,由于疫苗全球范围内供不应求,便愈发的店大欺客起来。疫苗买卖,如果只是钱与货的交易,那就太小瞧他们了。现在的疫苗,是用钱也买不到的。辉瑞同巴西说:如果我们延迟交货,不能罚款; 你们的人打了疫苗如果有副作用,也要免责。同阿根廷说:买我们的疫苗,要给我你们的冰川和渔业捕捞权。看吧,虽说现在谁得到了疫苗,谁就能减少死亡人数,尽快的恢复经济生产。说当下的疫苗是生命和金钱也不为过。但如此趁火打劫,实在可恨。
想必大家都明白这辉瑞公司的幕后是美国政府,这种做法就像是将没有疫苗的小国变为自己的殖民地。阿根廷气不过,转身就去买了俄罗斯的疫苗卫星V。与此同时,很多无法从辉瑞,阿斯利康手中买到疫苗的国家,纷纷转去买中国和俄罗斯的疫苗。
这时,向来以抨击中国为乐的《纽约时报》上说:不知道是不是第三世界国家实在是没有办法,死马当成活马医?中国的疫苗生产技术如此老旧,效果如此差,他们也用?殊不知在没有西医的旧中国,中医也同样让老百姓在这片土地上持续生活了几千年; 殊不知,在15世纪的清代,就已经用接种牛痘的方法来预防天花。美国不是号称医疗水平是世界最强吗?英国不是号称接种率全球第一吗? 数据虽然好看,也掩盖不了死亡率比中国高出太多的事实。
没错,中国的医疗水平一般,生物科技也比不上美国和日本,一直都不是一个疫苗研发能力很强的国家。有着世界药房之称的印度才是最大的疫苗生产国。他们提供了全世界约50%的疫苗,出口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提供了世界卫生组织需求的大部分疫苗,其中包括40%—70%的白百破和卡介苗,90%的麻疹疫苗。当前世界上很多慈善组织提供疫苗的70%,都是印度生产的。
况且疫苗的研发和生产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研发一款疫苗一般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而批量生产,则需要至少22个月以上。就这还没有算上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失败概率。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欧美国家质疑中国疫苗的品质,显得那么的合理。
然而不要忘了,中国就擅长在极其简陋的环境下,做出最优解。比如七十年前金刚川上运送物资的水下桥; 比如六十年前的两弹一星; 再比如二三十年前,靠廉价的劳动力,硬是做到了“世界工厂”的称谓。
如今,中国再次用了别人看不上的“古老”的生产方法,制造出了可以只在2-8度下保存的灭活疫苗。可能我们研发不出来或者没能力批量生产辉瑞的那种MRNA疫苗吧。但那又如何,疫苗只是手段,拯救生命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