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家庭教育

关于孩子的语言发展,会说还要会听。

2019-06-30  本文已影响0人  虎嗅蔷薇_6a3b

1、怎么不说话呢?

孩子会说话了,但是比较安静,并不像别的孩子那样吱吱喳喳说个不停,有些父母可能就会着急了,一个劲的催孩子说:“你怎么不说话呢?阿姨问你,你怎么都不回答呢?这样没礼貌的!”

我们要知道:沉默寡言也是一种个性!

即便是成人也分为开朗闹腾的(话痨)和比较恬静的(嘴笨?),我们自己经常就能看到,有些人能够自己把所有的角色自己说完了,而且还绘声绘色,表情夸张,动作还特别搞笑,天生就是喜剧演员的感觉,经常在公开场合说话比较引人注目。但是,另外一些人(比如我自己),沉默寡言,并不喜欢在人多的时候高谈阔论。

所以说,不管孩子是说话干脆还是吞吐,两种都是个性,没有优劣善恶之分。

如果在幼儿时期,孩子若不开口说话,确实让人比较担心。但是有的孩子是开口比较晚,也许过了一岁半还不太会说话。父母可能就会特别着急:“这孩子怎么还不说话?”

但其实,孩子是在储存语言的材料。正如把言语存进心中的水库,用不了多久就会开始说个不停。当孩子处于难以开口说话的时期,在能用语言表达之前,他其实在不停储存、整理和输入很多知识和自己的想法。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他的内心却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

有一次我跟老公一起带儿子坐公交车,有一个人给我们让座,儿子坐上去之后,我们急忙跟别人说谢谢,然后也要求孩子对这个让座的人说谢谢。儿子不肯开口,一个人坐在那里,头偏向车窗外,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对别人说谢谢。

老公就特别着急,在公交车上就开始给儿子讲大道理,告诉他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应该说谢谢,不然以后没人给你让座位的哦。”等等类似于这样的话,儿子很明显就已经开始有抵触的情绪了,我赶紧阻止了爸爸,然后告诉他先不要说了。

事后,我跟爸爸反复交流,下一次再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先自己做好,跟别人说“谢谢”。至于孩子肯不肯说,现在还不是重点。虽然我们都很想把孩子培养成彬彬有礼,懂的感恩的孩子,但目前孩子还做不到。

那就先不要强求,让我们自己先给孩子做好示范,我们自己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当有一天他愿意说的时候,他自然就会说出来了。

我相信,这样的情况很多朋友也会遇到,总是特别着急让孩子去表达,或者是迫于一些周围人的压力,硬是要孩子怎么样做?因为我们的孩子没有达到周围人的要求,他们也许就会说:“哎哟,你看这孩子,怎么都没礼貌呢?家教怎么那么不好呢?别人给你让座一个谢谢都不说呢?”

我们要学会先把这些心理放在一边,并且要明白即使孩子没有用语言表达,但只要我们说的话他在认真听,并能理解,就无须担心。

2、在认真听吗?

当幼儿和学龄前的孩子在思考语言的时候,我们必须耐心等待。在孩子嘟嘟囔嚷不知说什么的时候,就算我们觉得不耐烦,听不懂,想催问“你到底在说什么?”也要忍住。

幼儿时期的交谈,其目的并不是传达信息,只是作为以后能有效表达的练习。

这其实就像孩子去学游泳,自己不下水,但妈妈却代为练习一样没有意义。如果孩子不用自己的大脑进行思考整理的练习,就不会很好地开口表达。

比起一个人默默练习,如果有教练指导,成绩就会上升很快。说话也是这样,所以妈妈要成为孩子说话练习教练,而且是用心的教练。

那要怎么样练习呢?

可以通过游戏跟孩子建立轮流机制,要让孩子明白有效的交流是一来一回有互动的,它不是一个人自说自话。一直没有对方的回应是不成功的交流,所以可以引入一些桌游,或者借助游戏来跟孩子练习轮流说话,目的就是让孩子理解轮流的概念。

训练的方法的另一方面就是要学会倾听,能很好的倾听,其实也是在保护孩子的表达欲望。在平时的家庭对话当中,我们也要让孩子不断的练习,怎么样倾听,怎么样来提问,怎么样具体来交流?

当我们真的愿意去倾听孩子说话,并让它变成日常交流的习惯的时候,孩子就会真正的感受到,他是被接纳的,是被聆听的,被理解的,孩子就会有良好的说话感觉。

3、如何倾听?

那么,怎样倾听才好呢?

倾听话语,就是随声附和,或用表情向对方传达“我在听”的信号。

回想一下,我们平时在微信或面对面与人沟通的时候,你向对方发信息或问问题、谈论,却没见回应,我们的心里肯定感觉不好受。

那感觉就像你不断地往一潭深水里投石头,却不见任何反应,得不到任何反馈。

所以,当孩子跟我们不断地诉说他们的“故事”时候,我们要及时的回应,用简单的 “原来如此”、“嗯,然后呢”来应答孩子,而且要表现出一副听得津津有味的样子。

孩子的说话训练,也是妈妈的倾听训练。我们只要面向孩子,并用“这样啊”、“原来如此”、“接下来呢”等话回应,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的说话充满兴趣。

日本教育作家曾田照子给出了父母在倾听孩子说话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四个不能做的事

·纠正

如果孩子说错了什么,也不要用“不是那样吧”来让孩子改口。

·归纳

不要归纳,说什么“总而言之就是这样了”。

.抢话

不要抢先说“啊,我知道了,你想喝水是吧”这类话。

.忽视

不要用“好了好了,不用再说了”这类话来打发孩子。

而换成这句试试:“嗯,嗯,这样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